深圳外来工为自己群体写书

2011/11/15 11:49:2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我就在想真正能做什么样的事可以从根本解决外来工打工问题,以及从外来工自身出发来解决不公的问题。吉峰:很难改变什么,但可以成为打工者认识问题的一扇门,告诉他们一些实用信息,说明一些问题真相。

  深圳一外来工为外来工写书

  “读书月”组委会、工会、民政等部门已购书并将发至企业

  讯 (记者/张玮)“这本书不在于写得完美不完美,而是外来工写给自己这个群体的。”前日,一本由“外来工”写给“外来工”的书——《蓝白仓库》引发学者和民间人士关注,并围绕“外来工城市化”问题,在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为该书举办了读书会。据了解,该书已有读书月组委会、工会、民政等部门购买了一部分,将发至工厂或企业图书馆和地铁图书漂流活动等。

  八成稿件由打工者自己撰写

  《蓝白仓库》的主编叫吉峰,是一名初中文化的60末生人,1994年才20多岁时来深圳打工,是一名外来工。期间做过保安、司机等底层工作,后成长为劳动密集型公司人力资源经理,但一直关注和思考外来工群体的生存状态问题。后辞职,邀请学者和政府官员等发起创办“劳资关系发展论坛”。目前依旧是无车无房,且非深户籍。

  “这本书的价值是打工者自己写出来的,而不是旁观者写的。我们常说,真正底层群体的声音很难被听到,听到的往往是旁观者的声音,有时这些作者并不是真正了解事物的***,道听途说、以谬传谬,说了一些貌似为了穷人,实质是误导穷人的言论,反而容易混淆视听。”由于外来工为自己群体写书极为少数,《蓝白仓库》也引起了包括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关注,他在为此书写序时如是说。

  记者注意到,该书由打工状况、城市生活、个人发展等三大部分组成,共分为九个篇章,其中吉峰包揽了七个篇章,其他一些篇章则穿插了其他打工者故事和言论等,初步统计,八成文字都是出自外来工之手。

  “‘失语群体’将逐渐丧失主体意识”

  “一个数以亿计的人群,一直处在被诉说、被他说的状态,成了一个‘失语’的群体、‘失去’的群体,这种‘失语和听话’长此以往的后果是,个体丧失了自我意识,群体丧失了主体意识,也使得健康的劳资关系不能建立。”吉峰表示,自己对书的定位是“自教育和共言说”。吉峰认为,“自教育”应从自身人生经历当中总结意义,然后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改变自身的命运。而“共言说”则是外来工要知道社会各个方面都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这个群体。外部都有些什么样的知识,怎么样听取他人的意见,从而更好地自教育自己,改变人生。“我希望书能有实用性。外来工现在最迫切的需求就是遇到打工的各种困惑和困难具体怎么解决?而不是一种理论的教导。我想让打工者以后少走一点弯路。”

  ■对话

  《蓝白仓库》主编吉峰:

  “外来工不应成为‘被话语者’”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吉峰:最早是来自于我自身的打工经历和情感需求。我只有初中文化,1994年来到深圳打工,做过生产线普工、送花工、保安、餐厅服务员等。在打工的前七八年,我处在一种非常痛苦的状态。痛苦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物质上的贫穷,经常失业,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二是来自于精神层面,对于“为什么我在这个城市里打工会这样?”非常困惑。

  打工的第二年,我就试图到书店寻找有关打工者的书籍,想看一点从打工者自身角度所提供的经验,给予我一个具体的指导,同时也解决我情感和精神上的困惑。但直到近些年来都没有找到。

  我就在想真正能做什么样的事可以从根本解决外来工打工问题,以及从外来工自身出发来解决不公的问题。我觉得最经济的、最根本的、最实用的,就是写一本书。

  :你希望你做的事情给打工者带来什么?

  吉峰:将一种改变生活方式的可能提供给有心人。但促成这些变化的前提,一是打工者个人自我一定要首先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力量,而不是坐等别人的帮助或被给予的公平。打工者是人,不应被动成为话语者;二是在于打工者自身团结和组织能力的发挥;三是社会力量的兴起。

  :你期望这本书最后能产生一个什么效果?

  吉峰:两个目的。一是打工群体可以通过这本书不再走打工的弯路,这本书的另一个书名实际就是“打工不走弯路”。他想通过知识和信息改变自己打工的命运,并且有明确的方式方法指引,这本书就可以做到。二是这本书的价值就是在于它的社会性,就是这个群体的人要读到,它的价值才能体现。

  所以我希望这本书最大化地、免费地发行到打工群体当中。但是,这个不是我所能做到的,我只能力尽所行。

  :你说希望能免费发行到打工群体,但我注意到这本书的定价是35元,坦白说大多数外来工未必会愿意花钱去买,我有点担心最终会让多少你期望的受众群看到。

  吉峰:其实,在这本书写作之前,我已经同出版社和相关企业进行了联系,原本定位是我不卖书,而是把书的版权和印刷数量全捐出,由某个企业来进行一个最低额度的赞助,使这本书广泛地、普遍地发送到打工群体当中。但一直没有协商好,拖了很长时间,于是只好自己借了一部分资金来出版。

  到目前为止,这本书得到了“读书月”组委会的支持,龙岗区总工会购买了一部分,市民政局也买了500本;市总工会还没购买,但有意向要买一部分。这本书本周才进入到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

  :这本书能改变什么?

  吉峰:很难改变什么,但可以成为打工者认识问题的一扇门,告诉他们一些实用信息,说明一些问题***。

  :你写书的目的是否想突出自己的个人能力,让自己圆满?或者让自己走向知识界?

  吉峰:这本书不是为了证明我自己多有能力和让自己圆满。我有十几年的打工经历,我非常不希望打工群体仍然走我当初打工的老路。但同时我有自信,我的打工知识、经验和积累可以让其他打工者少走弯路。同时,我绝不会走向知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