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消息 据今日早报报道: 5年前,信用卡有一笔191元的透支款, 5年后一下涨到了上万元。这不是开玩笑, 而是实实在在地让杭州市民董小姐给遇上了。
万分委屈的她, 13日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被这笔从天而降的债务给砸中的。
这张让董小姐背上债务的信用卡,是2006 年入读杭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时入手的。她称, 因为当时一些奖励补助类资金不能发放现金, 需要办一张银行卡以便资金的发放。学校就要求班上每个同学都要办这张卡。办卡时被告知,透支额只有200 元。
这张卡董小姐没用过几次。之后,她从学校毕业。董小姐是杭州本地人,在杭州找到一份工作后, 又办了一些银行卡, 而这张大学时代的信用卡逐渐被遗忘。今年3 月, 董小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催她还钱, 打来电话的陈先生是一家投资公司的, 自称和某银行是合作单位, 负责向一些长期欠债不还的无赖客户催讨欠款。
董小姐去银行求证, 结果在她名下查出一个卡号, 并拉出了一溜长长的明细单, 欠款10854.43 元。而账单显示,最后一笔消费是2007 年的5 月, 当时透支了191.11 元。
191.11 元的透支额, 经过近5 年的时间, 是怎么变成10854.43 元的? 13 日下午, 发卡银行的信用卡部高级经理陈先生告诉记者, 虽然这件事情听上去有些离奇, 但他们也是有依有据的。“增加积累的欠款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这笔欠款每个运转周期(1 个月左右)会产生利息, 这些利息到了下一个周期会变成本金; 另外, 信用卡在每一个还款周期时都有产生一个最小还款额度,如果连续一段时间, 卡主的还款额度没能达到最小还款额度, 就会按照比例形成滞纳金, 这些也会归入到透支的本金以内。”
至于董小姐提到没有收到催款通知的事情, 陈先生解释, 对于几百块钱的小额透支, 他们一般都是采用信函提醒的方式。 “如果连续三次寄出信件后对方没有反应, 我们视为催讨未果。董小姐地址有过变更, 但没有反馈到我们这里, 所以在这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不过陈先生说, 会和董小姐沟通,争取有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