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副馆长隐瞒职业8年 为儿子填表自称无业

2012/3/29 3:13:2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活着的人,不免习惯性地把对死亡的恐惧,延伸到那些与死亡接近的地方,比如殡仪馆。仇小铭说,他们殡葬职工的婚姻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很多殡葬职工都很难找到其他行业内的人生伴侣。

  活着的人,不免习惯性地把对死亡的恐惧,延伸到那些与死亡接近的地方,比如殡仪馆。这个人生最后一站,历来是神秘的地方,大多市民对其不甚了解,甚至是存在误解。昨天,南京市殡仪馆迎来了首个开放日,让市民“零距离接触”从接运部、业务大楼、化妆区、冷藏区、火化车间所有的核心流程。在揭开神秘面纱的同时,殡仪馆工作人员也很感激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市民的认同。

  □记者 项凤华

  直击

  有人全程参观

  有人提前退出

  记者了解到,参加探访活动的市民总共有17人,全都是自愿报名的,其中有老人,也有年轻人。对于为何参加这一活动,大多数人都表示与两个词有关,那就是“神秘”和“好奇”。市民代表们实地探访了殡葬职工们最真实的工作场景,虽然提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到了现场,还是有人害怕没敢进去,也有人最终提前开溜。

  不过,所有坚持看完各项殡仪流程的市民都深有感触,不少人都说,从生看到死,让人忽然间就觉得豁达了。

  整套费用不到千元

  免费人群年内扩大

  昨天的参观顺序,也是按照市民办事的程序来进行的——遗体接运、办理手续、化妆、火化。按照殡仪馆张贴的价目表,接运200元/次,搬运70元/次,普通火化260元/具,遗体冷藏30元/天(三天内),基本的殡仪服务是560元;如果加上告别、清洗、骨灰盒、寄存等,整套费用不到1000元。

  南京市殡仪馆还透露,自去年起对十类困难人群免除基本殡葬费用后,今年预计年内能够将免除基本殡葬费用的人群扩大到所有具有南京市户籍,不享受丧葬补贴的市民,争取早日实现全民普惠。

  一炉一灰

  抢“头炉”没必要

  60岁的市民杨琦参观火化车间时说,“曾经听人传言,殡仪馆会把两三具遗体放在一起烧,最后的骨灰也分不清了,但现在看来,这是不可能的。”

  工作人员说,很多人都相传要早点去抢“头炉”,其实只有南京市殡仪馆营业的第一天是头炉,以后都没有这个说法。大家现在可以看到,这里是一炉一灰。在化妆间,大家看到化妆师正在“轻柔”地给逝者上妆。

  特写

  潜伏小区8年,这下彻底曝光

  整个参观活动中,市民的所有提问都得到了回答,他们的认真、尊重和赞扬也让殡葬职工们很感动,“他们一点儿也没表现出害怕和厌恶,真是太令我们感动了!”一整套流程下来后,南京市殡仪馆副馆长仇小铭忍不住调侃,他手上就差一个小旗子,要不然就像个导游了。

  怕孩子说漏嘴被孤立

  临别前,仇小铭送上自己的感谢,“没想到有这么多名市民敢来参观、愿意来参观,而且给予我们这么高的评价!”随后他看似不经意的一句玩笑话,却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我潜伏在小区里8年,大家都不知道我在殡仪馆工作。今天上了报上了电视,我就彻底曝光了!”

  在大家的追问下,仇小铭才透露,当别人问他干什么工作时,他就说自己是“打工”的。即使是对8岁的儿子,他也一直是这么说。儿子现在上小学二年级,填写家庭信息时,他在工作单位一栏写的都是“无业”。

  “没办法,儿子还小,不懂事,万一哪天说漏嘴,可能会被同学给孤立了,没人和他玩。”仇小铭无奈地说,幸好,老婆是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岳父母是看着自己长大的,先认识人,再认识这个行业,比较容易接受。相反,如果先知道行业,再认识人,那就难了。

  仇小铭说,他们殡葬职工的婚姻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很多殡葬职工都很难找到其他行业内的人生伴侣。曾经有好几位同事,谈恋爱时与女友关系都很好,一旦接触到对方父母,就会遭遇强烈反对。有一位同事,和妻子结婚后的一年里,都不敢告诉妻子的亲人,他是干什么工作的。殡葬职工中,不少人选择的伴侣,都是找本单位同事或本行业的人员嫁娶。

  只去过一次同学聚会

  仇小铭毕业于济南民政学校,2000年到殡仪馆工作,33岁的他在所有部门都呆过,“我在接运组干了1年多,在化妆组干过5年半,在火化组干过两年8个月……”每天他就重复着单位、家这个两点一线的生活,基本上没什么朋友,以前的初高中同学,也不会主动去联系,同学们只知道他是在南京工作。

  “有一次初中同学聚会,我的一个同学是公安部门工作,找出三个同名的人,然后再一个个打电话确认,最后才和我联系上。那次我去参加了聚会,也是唯一的一次。”仇小铭说,过年他不会去别人家拜年,交友圈子越来越窄,“平时,找我帮忙办事的人多,请我喝酒的人少!”

  迎接生命的职业总是受到欢迎,而为生命送行的职业则让人敬而远之,仇小铭说,就前两天在芦席营,他们的工作人员开着接尸车到楼下接运遗体,突然就冲出一个人,对工作人员拳打脚踢,致使工作人员心理和生理受到了一定的伤害。类似的事情其实经常发生,但按照规定,殡葬员工不得回骂,不得动手,为了安慰员工,馆里还特别设立了“委屈奖”,但这只能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象,最关键的就是改变大家的观念,这就是此次探访活动的目的所在。

  声音

  我们都没勇气进去看,他们却整天听着哀乐,接触逝者,这份工作不好干啊!我刚问了一下,南京殡仪馆的100多名职工中,一半以上都是80后,最年轻的90后,今年才22岁。生老病死,每个环节的从业人员都值得尊敬,为人生最后一站服务的殡葬人员更应该赢得大家的理解和尊重,毕竟这份职业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做的,而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这些默默工作的殡葬人,他们不应受到歧视,希望面对这份职业及其从业人员,大家能少一些忌讳,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微笑!——参观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