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建成将近一年半时间,已经打坏17个拳击沙袋了,平均一个月就要更换一个新的!”福建泉州一家民营企业的工会主席吴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健身房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众多“90后”农民工最喜欢去的地方,“拳击袋成为他们发泄压力的最好对象!”
据了解,这是一家规模较大的服装生产企业,有2000多名职工,其中男职工占30%左右。记者发现,这家企业的职工文化设施比较齐全,其中健身房里共有5个标准的拳击沙袋。
“来健身房的大多数是‘90后’农民工,他们来主要是为了发泄压力。”吴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办公室就在健身房隔壁,一有人来打拳击都听得到。他曾私下了解过这些员工的心理动向,“孤独情绪、压抑心理和怨恨情绪等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前几天我开玩笑地跟老板建议,在沙袋贴上企业管理层人员的头像,看谁被‘打’得最惨。结果老板同意了,正准备贴上管理层人员的漫画头像呢。”
“一个月辛苦下来剩不了多少钱,工作压力大,总觉得漂在这个城市,烦着呢!可这些烦心事又找不到朋友倾诉,郁闷的时候就来健身房打几拳发泄一下。”“90后”农民工小陈说。
记者了解到,这家企业反映出的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压力问题,已是普遍现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4亿人,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而其中的青壮年农民工占了绝大多数。共青团泉州市委联合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成调研组开展的“泉州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压力较大,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总体不佳, 61.9%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企业所提供的文化活动质量一般。社会心态的测量指标上,39.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看不到未来或几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
厦门市总工会来厦员工心理咨询站咨询师黄国清指出,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压力的原因有多种,例如收入低微,产生“文化等级”;发展受限,形成“价值排斥”;身份模糊,形成“形象错位”;情感失衡,形成“心理负债”。
心理专家指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存质量,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是一项立体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从各个层面入手,创建文化生态、素质培训、人居环境、劳动形象四个体系。此外,要关心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建立一些心理谈心室、求助热线等。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