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 连诚
1997~1998年,章早立在南京市拉萨路小学(下称“拉小”)学习,后来进入南京外国语学校、清华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上学,目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这条华丽的名校之路,令不少人羡慕不已。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校友”,却选择在六一儿童节这天发帖,控诉她的母校拉萨路小学,“我从不掩饰对这所小学的厌恶,甚至于——恨”。
随后,一个经历“拉萨路小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大学—剑桥大学”轨迹的拉小毕业生李萱,也分享了她1993~1998年在拉小的学生生活,同样控诉了这段“黑暗人生”。
这两篇实名发出的文章,在人人网、西祠、天涯等论坛上被广为转载。有人痛斥名校竞争中的粗暴教育;也有人跳出来反驳,并指责两位作者“忘恩负义”;更多人开始思考小学名校教育模式的利弊。
前天,记者连线采访了身在国外的章早立和李萱。
小时候的粗暴教育带给我们阴影
在旧金山和伦敦时间的6月1日,章早立和李萱各自发出日志,“应当借儿童节的机会,反映所谓的小学名校的部分***,保护家长,救救孩子”。
撕作业本、罚抄作业、写检讨、暴力体罚、批斗会……章早立和李萱分别罗列了她们曾在拉萨路小学亲眼见过的粗暴教育,痛批小学时光带给她们的阴影,“我的老师们对作业本有着一套独特的美学。比如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不喜欢本子上有错题,做错题了,要撕作业本,重写;语文老师,要求字的高度要统一,只准占格子的二分之一”。
李萱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不是针对学校或是某位老师,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唤起老师、家长们的注意,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同时,也感谢那些曾经在这些黑暗岁月里温暖过我的人。我们现在虽然都已经是别人眼中优秀的人,可并不说明是在小学的苦难经历使得我们成功,成功的路径有很多种,不一定是非要经历暴力式、羞辱式教育。”
对于“忘恩负义”的指责,章早立说:“最恨这种说法,历史无法假设,通向幸福有无数种岔道,无数种可能,不是只有读名校这一条。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不读拉小,我会是一个快乐更多、焦虑更少、更加自信的人。”
两人的分享唤起很多遭遇过类似经历网友的共鸣。“两位学姐日志里谈到的情况,我多少也遭遇过,现在都还记得。”2000~2001年在拉萨路小学上五六年级的曹方(化名)说,“那时候就是觉得学业负担重、每天睡得少,但最受不了的是老师羞辱式的处罚,比如当众把作业本撕了甩在同学的脸上,提高班因为成绩流动时,直接把成绩退步的同学赶出教室。”
曹方说,读了这两篇日志后,他和其他一些南京名小学毕业的同学们交流过,“拉小大概算是一个严厉的典型”。每逢亲友要送孩子去拉小时,已经在国外上学的曹方都会交代一句,“在拉小上学孩子会累一点”。
家长发帖讨论名校教育模式
章早立和李萱当年在拉小的一名同学认为:“一路走来,从拉小到南外,公正地评价,拉小的严格管教对于孩子的人格培育是没有问题的,在拉小严格传统教育下长大的孩子,都不会存在着恶劣的品质,都相对单纯,但其教育模式亟需反思,拉小已在改变。”
在网络论坛,也有家长专门发帖,讨论拉小的教育模式,“拉萨路小学的孩子上初中后还行,进高中后后劲就慢慢不足了,因为潜力在小学阶段被过早地挖掘了”,“应该说拉小是与南京应试教育配合最好的学校,有了小学的良好基础,至少可以上个好高中,有机会跟一流的孩子在一起学习。拉小不适合所有的孩子,但是适合有的孩子,最后就看家长的选择了”。
几乎所有经历过小升初的家长,都深知应试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压力。“有时候这种填鸭式教育反而在考试中显得更有效,我们也是没办法,谁也赌不起孩子的未来。”现在孩子已顺利升上南京外国语学校,但张女士说起儿子五六年级的学业压力还挺心疼,“儿子的小学也是名校,班上同学都挺出色,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儿子有时甚至会哭喊着不想去上学。”
张女士说,与章早立、李萱两人的童年经历相比,儿子显然要更幸福。“现在教育模式也在逐渐进步,我们上学时这两位作者说的事情可能还比较常见,但现在确实温和了不少。只是强大的升学压力逼着老师、学生、家长一起往前走,好好引导就好。”
针对引发热议的两篇日志,拉萨路小学相关负责人说:“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我们也无法考证事情的真伪,也不方便做出评论。而且文章中许多被点名的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不可能再去打扰他们,或是做出处理。”
这位负责人说,教育模式正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步,学校十分欢迎学生、家长提出建议与意见,希望毕业生们能回母校看看,见证这些变化。
对话
要区别严厉教育与粗暴教育
记者:是什么让你下定决心把这个事情写出来?
章早立:希望不要再有孩子遭遇我们类似的苦难。对于这篇文章的影响,我感到欣慰,至少大家都在关注小学教育。
记者:可在别人眼里,你和你的不少同学都是成功者,这和拉小的学习经历有关系吗?
李萱:不能说这份苦难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更多的成功道路恰恰是温暖的力量带来的。
记者:对于这篇日志,有什么需要进一步解释吗?
李萱:一定要区别严厉教育与粗暴教育的不同,我认同合情合理、对事不对人的严厉教育,但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利用一些粗暴的手段,只会让孩子们的道德观崩塌。
记者:你本身是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能否从专业的角度来谈一谈?
李萱:从小学开始压迫式、功利式、羞辱式的教育,是在耗竭一个儿童活泼的精力,让孩子每天在苟延残喘的状态下生活,它会摧残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和计划生活的能力。这一点,在进入中学之后就会立即表现出来。
记者:有人指责你忘恩负义,你是怎么想的?
章早立:我俩文章所说全部是真实的,有很多旁证,针对的是当时的普遍现象。我俩写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刻意去“黑”拉小。拉小假如已经改变了,那么就大大方方地承认这段历史,表示将继续反思,欢迎监督。据现代快报
征集
如果您对现在的教育方式有什么看法,对自己或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上学经历有什么感触,可在下午3点至5点,拨打中国新闻部热线0571-85051661与我们分享。
改一改我们的教育习惯
快评 浙江新闻名专栏
本报首席评论 徐迅雷
我相信章早立与李萱说的都是真话。尽管通常是“真话逆耳”。
这两位南京的校友,站出来“控诉”读小学时所遭遇的“黑暗人生”。他们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学习,现在都学有成就。章早立的轨迹是: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南京外国语学校-清华大学-密歇根大学上学,目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李萱的轨迹则是:拉萨路小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大学-剑桥大学。
然而,读小学时,暴力体罚、批斗会、罚抄作业、写检讨……等等等等,种种粗暴教育,带给他们巨大的阴影。是啊,童年影响一生,幼小心灵所经受的摧残,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孩子的心灵总是非常敏感的,不仅对哪个学校好差极为敏感,对每个具体的老师的好恶也铭刻于心。
很多教育新闻一次次让我感到撕心裂肺,比如这个:陕西旬阳县磨沟幼儿园园长薛同霞,因小朋友不能完全背诵课文,就用火钳将孩子们的手烫伤,调查发现被烫伤的孩子达10名。薛同霞说她当时心情不好……而有的老师,则让我唏嘘,比如《》“免费午餐”资助过的贵州纳雍县,有个叫锅圈岩乡的乡村,5名代课老师每月只能领到25元代课费,网友惊呼:“30年前就这么多,难道他们穿越了吗?”这是另一种“撕心裂肺”。这些代课教师所在的学校,与城市里的名小学相比,一定是“不可同日而语”。
我本人生于1966年,与“文革”同龄,遥想当年所读的农村小学,极其简陋,但老师真的很好;他们可能文化知识水平不是太高,但品质真的不错,从小对我产生良好的影响……可在今天,教育似乎变得越来越功利化了。
从私塾教育到现代教育,传统的教育习惯似乎就是“惩罚式教育”,学生们头上总是高悬着一把把“戒尺”;而现代化的西式教育,则以“赏识”为关键词。问题是,我们家长的一点“赏识教育”,往往被学校和老师的一点“惩罚教育”抹杀个精光。
所以,我最期待的是,改一改我们的教育习惯,要将“戒尺”改为“赏识”。就在不久前,我很高兴地在微博上转发了这样一则新闻:浙江宁波奉化市城北中学,最新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全校101名教师的行为规范,要求老师“不居高临下地跟学生讲话”、“意见相左,要允许学生争辩”、“不因学生提出的问题幼稚而取笑”,此外还有“带着微笑进课堂”、“上课前弯腰向同学们鞠躬”等等要求……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的具象的进步,你能不予以大大的“赞一个”吗?
徐迅雷新书《只是历史已清零》已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本周日(6月10日)下午3时至5时在纯真年代书吧举行读者见面会,并公益签送与签售,如果您想参与,请在今天10时至17时致电87968178报名,限30人报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