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接受快报采访时,沈奶奶精神还不错 资料图片
还记得去年报道的“兔寿星”沈杨氏奶奶吗? 画面中,老人乐呵呵地给大家拜大年。而昨天清晨5点左右,这位110岁的老人在家中安静地“走”了。老人的孙子拨打了快报的96060热线,告诉了我们这一消息。晚间,在老人的灵堂前,她的家人向记者描述了老人走过的一生,平凡温暖,满载记忆。
实习生 赵凤娟 记者 马薇薇
过了百岁还坚持做家务
老人本姓杨,夫家姓沈,人们就都叫她沈杨氏,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老人住在南京建邺路小区一栋楼的二层,昨天亲人们都赶过来拜祭她。提及老人生前往事,她的侄女杨奶奶最清楚。杨奶奶今年也已经77岁了,众多晚辈中,沈杨氏奶奶最喜欢她,平时两人总爱唠嗑。“她年轻时苦啊。”杨奶奶回忆,老人18岁时从老家宝应来到了南京,为了生存,做起了小贩:卖菱角、蚕豆和糖藕。丈夫是拉黄包车的,两人起早贪黑干活,但收入却不高。生了三个孩子后,家庭的负担就更重了。后来她改行卖菜,解放后她成为集贸市场的正式职工,新街口一带的菜场她几乎都工作过,这一干就是50年,直到近70岁才退休。
退休后沈奶奶也闲不下来,社区号召打扫小区卫生,她还干了几年保洁员。过了百岁后,她还总爱在楼下捡捡垃圾,说换点钱,后来还是儿媳妇找来社区领导做她的工作,这才劝住了她。
沈奶奶的儿媳妇沈邵氏告诉记者,老人身体一直健康,过了百岁后还坚持做家务,“衣服都是自己洗。”一直坚持到去世前两个月身体变差才罢手。
平常爱运动,饮食清淡
家人回忆,老人虽然经历风风雨雨,但身体一直很好,最大的秘诀就是“运动”。年轻时,大量的劳动就算是一种“运动”。退休后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6点她准时起床。吃完早饭后喜欢到处转转,做做踢腿运动或者找棵树练练胳膊。有一阵子老人每天都要去朝天宫转一转,后来家人担心她的安全不让她走那么远。老奶奶待在家中没事,有时还喜欢看邻居打牌。老人的孙子说,除了爱运动,饮食清淡也是长寿的原因之一,吃的方面一般她不挑嘴,但是偏好清淡的口味,有时吃点肉或鸡蛋。
“她心态也很好。”老人的侄女杨奶奶说,她不识字,虽然文化不高但明白事理,遇事总抱着乐观的心态,大伙几乎没听过她抱怨什么,平时总是乐呵呵的。
亲人邻居都来送别老人
“这是喜丧。”老人的孙子沈凤强告诉记者,老人大概从4月份起身体开始变差,渐渐不能走动,一直卧床不起,只有在去世的前几天她才下床走了走。好在身体没有疾病,老人走时很安详,没有痛苦。“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走后亲人都能守在她身边,能办个体面的葬礼。”沈凤强说,老人身上穿的寿衣,头戴的寿帽,都是她自己在50年前亲手做的,一直保存至今。
沈奶奶算是五代同堂,沈奶奶的老伴和她同岁,也属兔,1989年去世;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如今只有小儿子和儿媳妇还健在,今年也都80多岁了;还有9个孙子,最大的已经61岁,最小的46岁。9个重孙和1个玄孙也都过来了。
老人的灵堂内摆着几个花篮,这是张府园社区和邻居送来的。在沈奶奶居住的小区,老人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今天一早我们这些老邻居都去看过她了。”两位抱着孙子的老人说,她们今年已过了60岁,都是沈奶奶看着长大的。
提及对老人的印象,小区的居民纷纷表示,她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对邻居很好,从来没看过她和别人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