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挂招牌卖粽子自称屈原第72代子孙(图)

2012/6/13 11:57:2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  陈阿姨是老主顾了,她说自己每年都到这里订购,也听店主屈慧君说起,祖先就是屈原,“卖粽子也算是祭奠祖先。广安市岳池县齐福乡有一个叫莲花屋基村的村落,在这里居住的30多户共130多人都姓屈,他们自称是屈原的后裔。

家有487页《屈氏宗谱》

家有487页《屈氏宗谱》

  端午节将至,正是粽子热销之时。成都有名的“粽子一条街”——马鞍东路上,短短半条小街,两边均摆满了卖粽子的摊位,仔细数数,差不多有近30家。

  为了促销,商家们都使出了各自的手段。昨日,一家粽子店打出“屈氏粽子”的招牌,老板娘还自称是屈原72代后裔。这让新老客户 “眼前一亮”,围观者络绎不绝,大家都好奇:“真跟屈原有关系?”

  声称:

  老板娘自称是屈原后人

  包粽子技术好回头客很多

  面对围观的市民,“屈氏粽子”的老板娘屈慧君总会淡定地回答:“我是屈原的第72代后人,有家谱为证。”

  陈阿姨是老主顾了,她说自己每年都到这里订购,也听店主屈慧君说起,祖先就是屈原,“卖粽子也算是祭奠祖先。”“我没有刻意用祖先做卖点,只是有食客问起跟屈原的关系时,我总要真实地回答。”屈慧君说,她在马鞍东路做二手房生意五六年了。每年端午,她便会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包粽子。“我包的粽子技术好、分量足、味道香,已经积累了很多回头客。”

  屈慧君是重庆潼南县高楼山村人,家中有三兄妹,哥哥和她在成都。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亲每年端午节都会包粽子祭奠屈原祖先,所以家中的兄弟姐妹都会包,她7岁时就会包粽子了,“现在家乡还有很多人以卖粽子为生。”

  回忆:

  老家过端午比春节还热闹

  家家有屈原的牌匾

  屈慧君说,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屈原的后裔就觉得有什么不同,不过老家潼南每年过端午的习俗倒是让她印象深刻。“端午那天忙得很,全村能回来的人都要回来,大人细娃儿背起脚儿跑,比春节还忙还闹热。”当天一大早,人人都换上整洁、素净的衣服,将屋后山上挖来的艾叶系好,挂在大门两侧。

  然后,开始泡糯米,将早已洗净的木甑子搬上大铁锅,劈柴生火。糯米泡软后,掺杂腊肉、绿豆等,包进绿竹叶,一只只放进甑子,蒸熟起锅。

  屈慧君说,村里每家都有屈原的牌匾,午饭前,全家人端着粽子,点起香蜡纸烛,排队磕头作揖,再吃粽子蘸白糖或豆沙,喝雄黄酒。“出来这几年,每年过节也都是要先祭祖先,在桌上摆好碗筷,祖先吃了,我们再过节。”

  族谱:

  家有487页《屈氏宗谱》

  她家属于72代明字辈

  在屈慧君哥哥屈青春簇桥的家中,嫂子台晓英拿出一本厚厚的《屈氏宗谱》。这本宗谱共修订了三次,一修为乾隆六十年,二修光绪元年,最后一次2007年修订的宗谱显示:祖先是屈原。宗谱的前几页除了目录,就是屈原的画像及居所,宗谱共有487页,第447页上72代明字辈上面写着屈青春及妻子台晓英,屈慧君及丈夫王杰的名字。“我老公是屈原的后人,过端午祭祀的就是我们的祖先!”台晓英笑着说,听老人公说,他们是湖广填四川时,定居在了重庆潼南县高楼山村。“后来我们这一辈讨生活,奔走各地,我们和妹妹就来到了成都。”

  相关链接>>>

  湖北曾组织探寻屈原后裔

  2009年,湖北省秭归县委宣传部和湖北省宜昌市《三峡日报》一道组成“屈原后裔探访组”,专程赶赴四川岳池县、双流县,探寻屈原后裔。

  广安市岳池县齐福乡有一个叫莲花屋基村的村落,在这里居住的30多户共130多人都姓屈,他们自称是屈原的后裔。在莲花屋基村,屈原后裔探访组发现,屈家最后一次修订的族谱上,显示其祖先是屈原;同时,在古老的三重堂屋中,还有一块保存相对完好的“三闾遗风”牌匾。

  成都双流县新兴镇油坊村的屈楚平老人说,他的父亲屈爱阳是华阳(现华阳镇)族长,家里有一本代代相传的《衡阳屈氏宗谱》,上面记载了从屈氏祖先——周成王时期屈成到屈楚平的父亲“爱”字辈的变迁。

  宗谱上还称: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4个儿子各奔东西,屈楚平的祖辈屈年永和屈年稳在乾隆年间从湖南衡阳迁移到今双流华阳。屈老推测,至他一辈应该是第70代屈原后裔。

  专家说法>>>

  若有族谱记载基本能判断为屈原后裔

  屈学专家谭家斌

  《屈学问题综论》的作者、屈学专家谭家斌介绍,根据寻访了解和初步统计,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184个县(市)273个村有屈姓居住,屈姓居住最多的省是河南省,四川次之,湖南、湖北、陕西、河北、山东、重庆等地屈姓居住的村落也比较多,屈姓总人口超过130万人。“多数屈姓奉屈原为始祖,为屈原后裔,也有少数屈姓奉屈蝦为始祖,还有一部分屈姓为古代屈突氏后代后简化为屈姓。”谭家斌说,现在学界对屈原后裔的考证研究很弱,也比较困难,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族谱,二是文献资料,第三便是文物。谭家斌表示,如果家中有详细族谱记载,基本便能判断为屈原后裔。

  小知识

  粽子起源于战国时代,面临亡国之痛的楚国诗人屈原悲愤投江自尽后,老百姓自发将糯米团等食物投入江中,目的是不让鱼虾损伤屈原的躯体,后来演变成用叶子包裹糯米的形式。

  粽子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屈原爱国情操的纪念。

  可能性只有5%别拿先人名气炒作

  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

  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认为,大部分家族族谱都会有意将自己的祖先往名人上面靠。“我认为他们是屈原后裔的可能性只有5%。”袁庭栋表示,即使她真的是屈原后裔,也不应该用先人的名气作为商业炒作。

  袁庭栋说,粽子是屈原去世后,人们纪念他才产生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屈家的人很擅长做粽子。“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古代大诗人,我们应该尊敬,不能随意用作商业活动的促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