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男女之间性与爱能分开吗?揭秘x.a关系

2015/9/15 20:56:00 作者:W1-tangs… 来源:女物情感网
曾经看一篇关于下半身残疾的丈夫为妻子找性伴侣、妻子因此陷入享受性快乐与传统道德的心理冲突的案例,文章讨论的关键问题是“性和爱可以分开吗?”。

我后面将用加引号的“性”来表示日常用语的性。
涉及相对外显明确的器官、感知觉、行为的“性”的概念尚且如此复杂,牵涉复杂情感的“爱”的概念就更难定义。有些观点甚至认为“爱”的主题应该留给文学 家、艺术家或宗教,而不是性科学家。但心理学家、性科学家们仍然努力尝试着去研究。我在此暂且采用目前最广泛引用的关于“爱”的理论:
爱(love)是一种对他人强烈的感情寄托。它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它的前驱能追溯到我们的进化起源(《性学观止》H.Katchadourian著)。 现代心理学对x.a的研究多集中由生命早期与重要抚养人发展出的依恋关系。英国作家刘易斯(1960年)区分了“出于需要的爱(need-love)”和 “赠予的爱(gift-love)”。提出四种爱:关爱(温暖和归属感,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友谊、x.a(sex love,希腊文eros)以及宗教意义上的无私的爱。
美国心理学家Robert Sternberg提出的由三个主要元素组成的爱的三元理论:亲密(intimacy,关心、支持和亲近的感觉)、热情(passion,x.y和浪漫的感 觉)是爱的动机成分,承诺(commitment,持续地去爱一个人)是爱的认知成分。完美的爱是这三个成分的完整结合,也是理想的恋爱模型。但实现的人 并不多,能维持的人就更少。
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们的观点
回到我们的最初问题--两者是否可以分开?单从上述两者的概念我们就可以看到--“性”与“爱”概念内涵虽然有很多区别,但也有许多交叉,这意味它们很可能是紧密联系的。“情爱、x.a”则两者的交叉点。我后面将用加引号的“爱”来表示“情爱、x.a”。
我就此问题询问过好几个医学背景的同行专家,他们的回答都是“可以分开”。其依据是基于:性反应发生的神经生理控制机制可以在自主神经系统中、由脊髓反射 控制的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类似的反射有大众可能熟知的膝跳反射(当敲击膝盖下的腱是地,小腿就会不由自主地踢出去)。无疑,从此点生物意义上,狭义的 “性”与“情爱”是可以分开的。但是,性反应也包括大脑中枢参与的有意识、有情绪反应的性兴奋(还包括产生强烈喜悦的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激素控制),性兴 奋的重要中枢丘脑还受到控制冲动的大脑额叶约束,所以,即使在生物意义上,两者之间的分开也不是截然的、是有条件的。
在心理学意义上,心理学主要是关于人的认知、情绪、行为及其关系的科学,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的意识状态。前述“爱的三元理论”正是由一位美国心理学家Robert Sternberg所提出的。主要指性活动的“性”则包含在与认知(承诺)、情(激情)、意志、行为共同参与的“爱”中,两者浑然一体。
意味深长的一项心理学研究是沙赫特—辛格的激活归因理论研究,该理论认为,情绪来自生理唤醒和认知标签两个因素。大脑可能以几种方式解释同一生理反馈模 式,给予不同的标签。生理唤醒本身是未分化的模式,正是认知过程才将它标记为一种特定的情绪。标记过程取决于归因,即对事件的原因鉴别。而归因取决于可能 得到有关情境的信息。实验是这样的:

给被试注射肾上腺素,使他们处于生理唤醒状态。所有被试分为三组,第一组被正确告知注射药物后有心跳状态、手发抖、脸发热等生理反应,第三组被错误告知注 射药物后会有发麻、发痒、头疼等反应,第三组则不告知任何信息。然后把每个被试被带到等候室,在那里,有一名实验助手假扮的被试高兴或愤怒的行为。结果发 现,被正确告知的被试没有情绪体验,因为他们将这种生理唤醒归因于药物作用,另外两组被试则会受到助手的影响,表现出开心(当助手高兴时)或焦躁(当助手 愤怒时)的情绪体验。即被试对生理唤醒的归因于外部环境,保持同刺激情境的一致性。

上一页123下一页

    男女之间性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