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什么是知己图片大全 如何能与好友维持不变的“知己”友谊?

2015/11/26 22:29:35 作者:G-zhongc… 来源:女物情感网
知己,顾名思义是了解、理解、赏识自己的人,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更常指懂你自己的挚友或密友,它是一生难求的朋友,友情的最高境界。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知己,顾名思义是了解、理解、赏识自己的人,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更常指懂你自己的挚友或密友,它是一生难求的朋友,友情的最高境界。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人际相处之道,或许是大家必须学懂的一项重要生活课题。来到了大学宿舍,更加要学会怎样与roommate相处。当然,遇上一个平易近人的宿友固然好,可自己的“修行”也很重要呢!
许多人期待着身旁有个“懂我的人”,盼望着“知己”的出现。然而,有些同学在建立这种超越普通朋友关系的同时,却遭遇到挫折而感沮丧、愤怒、被背叛,甚至再也不相信有“值得信赖的朋友”存在,马上交友热情大减。难道,想要一个“知己”这么难吗?
其实,若想追寻生命中的知己,首先要回归“知己”两字的定义。望文生义,“知己”简单地说就是知道、了解自己内心的朋友。每个人在内心深处对于“知己”其实还有其他主观的认定,如果不能先检视自己潜藏在心中对“知己”的想法,同时了解对方对于“知己”的看法,两者贸然地成为“知己”,最后通常会落得“因了解而分开”。
如何能与好友维持不变的“知己”友谊?
首先便是要破除一些似是而非的想法:
“知己”之间没有秘密,这些人较少容许“知己”去做自己不知道的事,对方去哪里、做什么,都要先跟自己“报告”,要不就一起去,要不就要先得到自己的允许才能去,想想看,这些人要的是“真正的朋友”,还是随自己掌控的“奴隶”啊?
常有人以为既然是“知己”,她就“应该”了解我,因此出现一些冲突时,比起一般朋友来,应该能掌握他的想法,可他们却忘了我们彼此都不是对方“肚里的蛔虫”,就连自己都无法深入了解,心情态度随时都会变来变去,何况是“知己”呢?
“知己”就必须能够“两肋插刀”,如果“知己”拒绝自己的要求就不再算是“知己”了。然而,世间的确有些事不是可以“两肋插刀”的,例如陪知己一起逃学、一起吃喝玩乐等等,这种“知己”是盲从,而不是“真正的朋友”!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论,所有心理健康的行为都有一个特徵,那就是“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是不健康的!人际相处也是如此,太过黏密、完全信任或是太过疏离、完全不信任的交友观都无法获得人际满足感。过于黏密的关系让人处于其中感到窒息压力,过于疏离又显得孤单落寞。
中国有句话说得极好“物极必反”,“知己”亦是如此,浓得化不开的甜蜜感情虽然令人向往,但通常随之而来的将是恶化与崩解。真正的友谊就如同好吃的米饭一样“有点黏又不会太黏”,不黏显不出两人情谊,但太黏又将剥夺彼此的空间,期望大家成为“知己”前,最好能先拥有这种健康想法。
知己,在字典裏的解释是“对人有了解,有交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用浅显而情意感人的文字,说出对朋友的关心,从这个才情洋溢的诗人对远行朋友安慰的一番说话,可见他真是十分了解这和关心这朋友。而“与君离别意,共是宦游人”更加深入说明了朋友的互相了解,赤裸裸地把这份友情表现出来。看完这篇诗后,被那深刻的友情和离时难舍难分的心情深深感染。
知己是否等于朋友呢?我想知己只是朋友的一种,而朋友的种类有很多,有点头之交,有莫逆之交。一般人都认为莫逆之交就可算是知己,我却认为莫逆之交还比不上知己。有很多描述知己的话,例如“士为知己者死”、“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这都证明人对莫逆之交和知己不同的观念,人总不会说有一个莫逆之交便死而无憾。
事实上,知己真是十分难求的,有人一生都未找到一个知己,我到了现在,也还没有找到一位知己呢。
那么,怎样的朋友才可算是知己呢?知己相处时必须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一对知己的相交,在于互相欣赏,并不是互相取乐,互相利用,要真诚相待,不要有欺诈、瞒骗。除此之外,要成为一对知己必需有相同的兴趣,这样他们之间才有相同的话题,如果他们没有相同的兴趣,相处时的话题自然也不多。无论如何互相迁就,也会感到枯燥沈闷,这样也就很难成为知己了。
我的兴趣是阅读,我喜欢中国语文和中国文学,可我的朋友当中,没有一个兴趣跟我相若,因此我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无时无刻都昐望有一个知己在我身边出现,对于知己的渴求,令我不禁想起“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这句话。我想,假如我可以找可一位知己的话,也许亦会感到死而无憾。
一生人中,想要有一位知己真是十分困难的,假如有一位知己在你身边出现,那么一定要好好珍惜,知己真是十分难得的。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