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雷雨 梅志清 通讯员/李阳景) 10月17日,以《惠州:优秀教师配“秘书”中小学也搞“大部制”》为题,独家报道了惠州一中为10名优秀教师配秘书(或助手)的做法。报道出街后,各大媒体第一时间纷纷转载,优秀教师配“秘书”的新闻一时成为媒体和网友争议的热点,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赞成者认为这项制度能让优秀教师专心教学,最大限度发挥其教学特长。反对者认为教师工作由秘书代劳会增加教育成本、不符合教育规律和助长教育行政化风气,甚至认为给教师配备秘书是“给教育改革设置障碍”。
笔者昨日从惠州市教育局获悉,优秀教师配秘书制度在惠州一中试点后,待时机成熟时,将向全市更大范围推广,以鼓励这种“师傅带徒弟”的近距离培养模式。而惠州一中为什么要给优秀教师配秘书(或助手)?配备秘书是做什么工作?给优秀教师发放教学科研津贴的钱来自哪里?带着网友争论最多的3个问题,记者还独家采访了惠州一中校长雷国富。
为何配助手
让好教师带出更多好徒弟
“此‘秘书’非彼‘秘书’也,质疑者没有搞清楚这项措施出台的背景和内涵,产生误解、提出反对声音可以理解的。”面对纷至沓来的质疑声,惠州一中校长雷国富说。
据雷国富介绍,惠州市目前正在全力打造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实行城乡教育联动发展。惠州一中作为全国示范性高中,承担着带动周边学校发展的义务。惠州一中要定期和不定期派出优秀教师到市内学校、特别是到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讲示范课、公开课,而学校的优秀教师都承担着足额的教学任务。为了缓解优秀教师资源紧张,并培养出更多优秀教师分担到周边学校讲示范课任务,学校就推出优秀教师带徒弟、配助手的做法。
雷国富认为,网上评论只是盯着“秘书”服务优秀教师,没有想到优秀教师还要认真培养这个助手,为更多学校发展服务这一层面。
“秘书”做什么
“秘书”参与学术委员会教学研究
针对众多网友的争论,在采访中,雷国富特别澄清了“秘书”的概念:人们想到的秘书就是领导的生活秘书,负责端茶倒水、生活起居的秘书。惠州一中优秀教师配备的“秘书”是学术助手,这个“秘书”不是生活秘书也不是代替教师改作业。
雷国富表示,为了更好推动学校发展,惠州一中设置了由优秀教师组成学术委员会,优秀教师的“秘书”也就是学术助手,要制订学术委员会的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既要能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也要带动兄弟学校学科发展,这里需要做许多调研工作。另外,优秀教师要到别的学校讲示范课要制作各种模具和课件,学术助手要协助优秀教师共同完成学术委员会的各项工作。据介绍,试点的初衷之一就是学术助手在通过协助优秀教师开展教研工作的同时,自己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钱从哪里来
优秀教师补贴来自校友赞助
不少媒体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钱”,认为配秘书肯定少不了花钱,要花钱就要扩大财政支出。对此,雷国富说,因为优秀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并到别的学校去上示范课,付出了额外的劳动,给予一定的报酬也合情合理。“这笔钱来自校友的赞助,并不会增加教育的额外成本。”他表示,能够享受津贴补助的优秀教师不多,发放的补贴总额也不大。
面对争议,雷国富再三强调,让优秀教师带徒弟,让徒弟与师傅良好合作共同为学术委员会作贡献。这才是惠州一中优秀教师配“秘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