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的溪南新村,进出的居民在经过某一楼层时,都会听到一阵小女孩的“嚎叫声”,且几乎每天都持续数个小时。这让新村里的一些邻居感到心烦,而更多的居民则表示同情这个孩子。邻居们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孩子为何如此,他们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已经被关在房子里一年多没出过门了。这究竟为何?孩子为何“嚎叫”?记者昨天根据市民的指引,到该小区进行了一番深入采访。
邻居叹可怜
孩子关在家经常嚎叫
“哎哟,这孩子叫的可凄惨了,太可怜了,希望能有人想办法帮帮他们!”昨天上午,记者在溪南新村采访时,一位小区居民阿姨告诉记者。这位阿姨说,大概有一年多了吧,几乎是每天都能听到孩子的“嚎叫声”。小区另一位老伯说:“也不像哭,反正就是很声嘶力竭的那种!”而就在记者采访时,在这家人家的楼下,听到了孩子的嚎叫声,确实印证了大家的说法。
记者进一步打听了解到,几乎每天哭嚎的孩子叫宁宁(化名),是个12岁的女孩,父母离异,目前和妈妈一起住。至于嚎哭的原因,邻居们透露说可能是患了自闭症,大概还有些精神问题,但是孩子父母都没有这方面的病症。一位相对熟悉情况的阿姨告诉记者,这个小女孩没有上过学,也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2岁前尽管不说话,但是还笑眯眯的。之后,就感觉好像比其他的孩子更能哭,而且不说话。”大概从去年开始,宁宁就被关在家里,一年多没有人见过她出门了。“听说是孩子还有些暴力倾向,大概是大人怕孩子出去不太好,也没有办法,所以就关在家里了。”
家长称无奈
妈妈辞职照顾女儿
记者随后赶到了孩子家门口敲门,希望与宁宁的家长当面对话 。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等候之后,宁宁妈妈打开了门。知道了记者身份之后,宁宁妈妈表示不愿多讲,更不让记者进门,只透过虚掩的门缝告诉说,孩子患有自闭症,小时候曾经带到上海去治疗,但是效果不好。“没办法,之后,只能把孩子关在家里。”记者发现,虽然这位年轻的妈妈说话时表情平淡,但是显然她还是表现得很“小心”。就在为记者开门时,她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所在的房间顺手锁上了。
之后,在社区所在河埒街道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下,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宁宁曾上过幼儿园,但是因为上课时老是一个人跑出去,不和其他孩子交流,也不听老师的话,上课也是坐不住。因为这些情况,家长也就没送孩子上小学,一直就放在家里。其间,家长曾带孩子到上海看病,但没有效果。“孩子开始的时候,和家长有一些交流但不多。为了这个孩子,她妈妈后来就辞职在家里照顾。”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家长最近可能是怕孩子乱跑太危险,所以就放在家里了。“我们是建议要么去做精神残疾鉴定,可以获取一点补贴。或者是到专门的康复中心去寻求帮助。”
专家说有救
有11岁孩子治疗先例
了解了宁宁的情况之后,无锡市儿童自闭症康复方面的专家表示,她的表现与典型的儿童自闭症状完全吻合。“孩子小时候不说话,不与人交流,都是属于语言、社交等方面的障碍,是患有自闭症的典型症状。”而目前不停的嚎叫,也是症状恶化的典型表现。
专家表示,儿童自闭症发病时间通常是两岁左右,这时候做康复训练最有效果。如果训练得当,或许在7岁之前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显然,宁宁的年龄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康复训练期”。
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宁宁表现出来的“嚎叫”属于发泄,是为了排除自身各方面的障碍。而如果再继续把她关在房子里,不但状况会恶化,暴力倾向也会越发严重。“相关的科学依据可以判断,这样的孩子寿命甚至可能缩短,比如出现脑死亡之类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无锡各级残联系统分别设立了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此外还有一些民办机构。尽管孩子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康复训练期,但也有个别康复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宁宁的症状仍有“希望”。可能她的训练需要强度加大,而且需要家长各方面的配合。据悉,这家机构收纳的一个正在做康复训练的孩子,目前已经11岁,不到一年的时间,训练效果比较明显。记者同时也呼吁社会公众能为这名女孩提供更多的医治良方。张建波
■链接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其主要的表现是语言、行为和社交方面的障碍。比如说,孩子小时候不说话,且好动,总是重复同一种动作,不与人交往,喜欢一个人独处等等。
据悉,儿童自闭症发病时间一般是孩子2周岁左右的时候,其病因目前科学界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来说认为是遗传因素较多,但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也蛮大。尤其是现在“421”家庭的社会环境,孩子交往范围狭窄、家长与孩子交流少,也都容易引发或加重这些症状。
而针对这一症状的治疗,目前业界比较认同、且效果不错的方式,是以康复训练为主,辅以一定的药物。专家建议,自闭症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年轻的父母要多了解这个事情,做到对孩子的成长状况心中有数。
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