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1月7日专电 (记者 方列、商意盈)由于对小区内的违章停车不满,杭州人陆某竟然用刀戳破十多辆私家车车胎。奇怪的是,当杭州警方将其抓获后,“戳车男”的行为引发了众多网民热议,认为陆某戳车是“违法又缺德”和“义心义举”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都有。
对于该事件引发的是非之辩,相关专家认为这体现了多重社会问题:“以暴制暴”的错误思维、对法律漠视、司机公德心缺乏、城市停车难题以及公共文化中规范意识的缺失等,值得社会各界反思。
乱停车引来“戳车男”挥刀相向
在位于杭州城东的观音堂社区,警方抓获了一个用斗篷遮盖着脸,拿着水果刀对一辆停在路边的杆斯轿车狠下刀子的中年男子。他就是连续两天来在这一带戳破十几辆私家车车胎的陆某,在网上被称为“戳车男”。目前该男子已经被刑事拘留。
据了解,陆某家住观音堂社区,连续两天以来,共戳破私家车19辆,除车胎外,这些车辆没有财物损失。这些车还有一个共同点是均没有停在泊位上,而是占用了消防通道。
记者从杭州市江干区采荷派出所获悉,根据陆某的交代,这两年,小区的路面逐渐被停车位替代,还有一些车主根本不把车停在泊位上。这样,路两边都停满了车子,经常造成拥堵。不但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也常常让他觉得烦躁,他多次向社区物业以及***反映却没有任何改善,就想着要教训一下这些乱停车的车主。
“我第一次戳车以后,以为能清净一点,结果第二天路上又停满了车,这些人太嚣张了。刚好电视上在放这条新闻,我就想继续戳车,索性把影响弄大。”陆某在笔录中如是说。
负责观音堂社区治安的***陈警官告诉记者,观音堂社区是一个有十多年历史的老社区,包括常青苑、静安花苑、静怡花苑等小区,共有住户4000余户。目前共有1300个停车位,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停车需求。
“不但社区内的车辆多,我们社区还有5个学校,接送孩子的车辆也特别多。路两边常常还都是停得满满的。”陈警官说。
戳车行为折射多重无奈
“戳车男”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在杭州本地知名论坛“19楼”上,关于“戳车男”事件的帖子当天跟帖就达到数百条。除了对戳车行为表示愤慨外,也有网民认为“戳车男”“法不能容,情却可谅”,还有网民将他和兰州持砖砸车的老人相比较,认为现在不少司机社会公德缺失,“砸”和“戳”都表现了“义心”,也有网民认为这一事件再次折射出“停车难”这个顽疾。
杭州市民林洁清认为,以暴制暴,以违法对违法,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但这的确反映出现在很多司机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将车子随便乱停乱放,甚至是停在消防通道上,不但给他人生活带了不便,也留下了安全隐患。
杭州不少小区甚至因为争抢车位用上了各种招数。一小区的保安队高队长说,他们小区里车子挤得满满的,还常常有车停在门口而吃了罚单,还有些业主会在自己常用的车位上放小板凳、警示牌甚至是“地锁”,不让其他车子停进来。
“因为车子挡道、擦碰,经常发生口角和争执,甚至还有往别人车子上吐口水、刮花后视镜等不道德的做法。”高队长说。
而司机也有他们的无奈,“我们也不想乱停车,小区里都停得满满的,实在是找不到车位。”据了解,截至今年上半年,杭州老城区机动车已增至65万辆,每月新车上牌量更是数以千计。而停车位的建设和发展,远远落后于这个速度。
家住杭州临平月光苑的姜明光告诉记者,他们这幢楼共有126户人家,100多辆车,但停车的地方只有小区门口一块不到300平方米的水泥地。。“20多个停车位的场地硬是停进了近60辆车,简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是非之辩引深思
“民主、法治才是我们最理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暴制暴,是反社会、反文明的危险倾向。‘戳车男’的行为我们不应该支持,更不能去效仿。”浙江泽厚律师事务所律师杨高波表示,针对近几年来,社会上对于“砸车老人”“戳车男”出现的“支持”现象必须加以正确引导,防止出现盲目跟风行为。
杭州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傅立群说:“有车一族也必须提升自己的社会道德意识,尽量做到规范停车,有序停车,在与人方便的同时也是与己方便。”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私家车的拥有量高速增长,车与停车位的供需关系出现了严重失衡,矛盾日益突出。傅立群认为,“这说明我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以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跟不上城市发展。”
傅立群表示,小区的公共用地毕竟是有限的,远远赶不上汽车增量的需求。仅靠在平地上做文章,必将路越来越窄、矛盾越来越多。因此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前瞻性,适当发展立体车库和地下车库,当然,有关部门在尽快解决小区立体车库的管理和权属、车库产权、资金等问题上,也需提前筹划。
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楼培告诉记者,以“戳车”为维权,犹如设下私刑,即使有理,也因为漠视法律而走向了初衷的反面,张扬于社会的不是正义与***,而只能是暴力与仇恨。一边愤怒于他人不道德,一边自己却同样热衷于用不道德甚至违法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只能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他强调,这个问题从根源上讲是一个公共文化的问题。
“良好的公共文化是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能够事半功倍;反之,低劣的公共文化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而且事倍功半。因此,用公共意识和规范意识改善我们的公共文化刻不容缓。”楼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