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笑脸是老师的心愿。本报记者 李青 摄
■满墙奖状。
照顾家人。
■自己做饭。
本报记者 尚燕华 李洁夫
“如果再不帮帮这些孩子,她们便面临着辍学。而除了物质,她们更需要心灵的温暖。”这是一个乡村教师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心愿,奔波救助五名贫困孩子时说的话。
心愿
一个乡村教师的奔波
今年这个春节,无极县第一联合小学的53岁教师张分红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无极县5名贫困孩子。新学期开始后,为了能让这5个孩子不再为学杂费发愁,安心地坐在教室里读书,他怀揣相机,冒着寒风,骑摩托车数度奔波在乡间小道上,一个村一个村地到这些贫困孩子的家里走访,记录下了5个孩子的生活境况,并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发到无极贴吧里,希望为孩子们募集爱心资助。之后,三个孩子获得了一对一的长期资助。
通过这一次次的家访,张老师的心情并未轻松。“除了物质上的帮助,这些孩子更需要心灵上的温暖。”张老师说,他们不知道城市的模样,没有见过电脑,没有听说过肯德基,就连母爱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种奢望。
“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们上学”
今年53岁的张分红是无极县第一联合小学的音乐老师,有30多年的教龄,他热心公益,深爱着每一个孩子。2010年初,张分红加入了一个名为“爱无极限义工团”的民间公益组织,开始联合并组织当地的一些志愿者做公益活动。通过他们的走访、调查,陆续帮扶过30多名家庭贫困的孩子。
“这30多名孩子中,有5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家庭非常贫困,其中有两名孩子是孤儿,需要长期资助,但志愿者们的能力有限,无法一下子帮扶那么多的孩子。”张分红说,这5个孩子中,今年有三名马上就要升入初中了,如果没有人资助她们,她们就将面临辍学,这是他和志愿者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我实在帮这些孩子找不到资助者,那么我砸锅卖铁也要让她们上学,反正就是不能辍学!”张分红说,他家里基本就靠他一个人的收入生活,今年20多岁的儿子在山东潍坊上大学,正是用钱的时候,他们一家的日子也很紧巴。如今眼看新学期就要开学了,可五个孩子的生活费还没有着落,他急得嘴上长了泡,嗓子也哑了。
行动
网上发帖
寻求爱心资助
为尽快帮这五个孩子找到资助者,张分红想到了网上发帖求助。他怀揣相机,骑上自己的摩托车,冒着凛冽的寒风奔波,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些孩子的生活点滴,然后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发到无极贴吧里,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电话。
这些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趴在炕沿上写作业,而家中破败的墙上却贴着一张张喜庆的奖状,孩子们在贫困中挣扎,却自强不息。一张张照片和一句句真实的描述,感动了众多网友。很快,张老师的帖子就在贴吧里置顶。不少无极的热心人给张分红打来电话,表示要资助其中的孩子。
这五个孩子的家里没有任何通讯方式,为了能让资助者见到这些孩子,并将资助者的消息传达给这些孩子,张分红就骑着摩托车一趟趟地往这些孩子的家里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分红的奔走呼吁下,春节期间,不少网友到这些孩子家里探望,给孩子送来一些衣物和吃的。另外,还有三个无极家庭表示愿意“一对一”资助其中的孩子,并陆续来到其中三名贫困孩子家,给她们买来了新书包及书本,表示资助这三个孩子上到高中,承担每年500多元的学杂费。
为贫困孩子
奔走呼吁到底
对于张分红“一个都不能少”的梦想。他说,他们村有一个典型人物,就是曾评为道德模范的好媳妇张亚肖。张亚肖当年考上了中专,但因为家庭贫困,她不得不放弃了学业,至今在家务农,这也是她一辈子的遗憾。
“作为一名老师,每当我想到张亚肖曾经因贫困弃学遗憾终生,我心里就特别难受。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孩子辍学,这也是最让我心痛的。”张分红说,知识不但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孩子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再累再难,我都会为这些孩子坚持下去,让他们不因贫困而辍学。”
探访
孩子们更需要
心灵上的温暖
昨日上午,本报记者驱车来到张分红老师所在的无极县西河流村,见到了张分红老师,跟随张老师再次走访了这五个孩子的家。张分红说,如今,张兰芝、杨朋娇和安梦云得到“一对一”资助,相信张兰、安伟兰也会很快得到好心人的资助。但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外,更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够用爱温暖这些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走出自己封闭的世界。
父母都是残疾人
今年14岁的张兰家住无极县东河流村,她的爸爸是个聋哑人,妈妈患有精神类疾病。这是个异常破旧的家,两间矮屋里仅有两张土炕,还有一张破桌子,没有一件家电。张分红说,张兰从小几乎是年迈的奶奶和邻居们拉扯大的。她不到10岁就会做饭,照顾妈妈。家里没有人跟这个孩子说话,她的倾诉对象就是家里的那只大花猫。她从没有走出过村子,不知道什么是肯德基,也没有喝过可乐。“我喜欢我的爸爸、妈妈。”对于自己将来的梦想,张兰怯生生地说,她要让爸妈也能穿上新衣服。
与77岁奶奶相依为命
“我恨妈妈抛弃了我。”说起妈妈,11岁的孤儿安伟兰眼神一下子黯然下来。如今,只有77岁的奶奶跟小伟兰相依为命。“只要大家能帮我把孙女拉扯大,我死也就甘心了。”在小伟兰家,伟兰的奶奶颤巍巍地站起来,泪水便大滴大滴地落下来。伟兰已经好几年都没有买过新衣服了,所有的衣服都是村里人送过来的旧衣服。张分红说,小伟兰的记忆中根本没有母爱的甜蜜,有的只是妈妈扔下她离开家时的情景。
从电视上见过电脑
对于爸爸妈妈的模样,无极县庄里村的11岁的安梦云没有一点记忆。梦云的奶奶说,在小梦云一岁时,她的爸爸妈妈就因病相继离开了她。但小梦云特别懂事,小梦云的成绩一直保持班里的前五名,屋里的墙上贴满了她的奖状。她从电视上见过电脑,但小梦云却觉得这些对于她来说太过遥远。
在逆境中顽强成长
今年8岁的张兰芝小朋友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她的妈妈42岁了,因为弱智生活无法自理,一家人靠53岁的爸爸打零工生活。张分红说,小兰芝喜欢唱歌、跳舞,长大了想当一名演员。“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找到了资助者,希望她长大后实现梦想。”
墙上贴着10张奖状
今年14岁的杨朋娇是东河流村人。她的妈妈患有癫痫,右手残疾,爸爸靠打零工养家,家里的房子坍塌掉了,他们一家就借住在邻居家。小朋娇今年上六年级,在她家里的墙上,贴着10张奖状,好多奖状上都写着“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