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学校两处战场 接送天天像打仗
我们的校车没名分
2月21日,一份《朝阳区学生乘坐校车申请表》在部分学校的家长中开始发放,填报内容包括家庭住址、家校距离、是否愿意乘坐校车等。
去年年底,“积极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和鼓励单位开行班车以及规范合乘出行”,在北京市治堵综合措施的征求意见稿中被正式明确提出。在此之前,争议一直集中在是否开办校车上。开办校车的建议不断地被提起,又一次次地因诸多原因而没能做到。这张调查表,朝着开办校车的方向似乎又迈出一步。
“一到上学、放学的时候,北京的中小学门前就成了停车场,能堵出二三百米。有了校车,家长方便,生活也低碳。”一位家长说。记者以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为样本调查发现,无论校方还是家长都迫切希望校车能开通。
家长之累
“早上送孩子像场战斗”
早上6点10分,天还没亮,赵静枕边的手机开始叫早。从床上爬起后,她一头扎进了儿子的书房,将书本文具塞进书包,一个被保鲜袋包裹着的红苹果也被装了进去。“孩子每天中午都在学校吃饭,水果每天都得给他准备。”赵静的儿子是花家地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家住朝来绿色家园附近,距离学校大约8公里。
20分钟后,孩子的姥姥已在厨房忙着做早饭,“每天都是两个人给他忙活,时间还紧巴巴的。”6点45分,赵静去叫还在熟睡的孩子,连喊两遍,孩子仍旧没睁眼。赵静只好从被窝中将孩子直接抱起,孩子摇晃着脑袋直喊困。
在赵静忙碌的同时,住在康城小区的高阳也马不停蹄地做着类似的事儿,高阳的孩子是花家地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家距离学校大约5公里。7点15分,高阳一手拉着孩子,一手挎着饭兜快步下楼,孩子紧紧握住口风琴踉踉跄跄跟着。在小区中,高阳和一位迎面走来的家长互相点头致意,“虽然不认识,但是一看穿着校服,挎着饭兜,拿着口风琴的,肯定都是花小的。有的时候一出地库,就能看到四五辆车一起开向花小。”
匆匆吃过早饭后,赵静拉着依旧睡眼蒙眬的孩子钻进了汽车,书包、饭兜重重地落在后座上。楼上的姥姥开始打扫厨房和卧室,“我们走了之后屋里都是一片狼藉,跟战场一样,都得老太太收拾,我根本顾不上。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就像是一场战斗。”赵静叹了一口气,一脚油门,车子朝学校方向开去。
学校之困
十几人校门口维持秩序
7点30分,花家地实验小学的门前汽笛声响成一片,尾气裹挟着晨雾让人觉着呼吸困难。4名保安戴着头盔,拿着电棍和钢叉在校门前注视着来往的每一个人。“再往前点。”警察做着向前的手势,疏导着拥堵的车辆,十辆汽车横七竖八地横在两条双向车道上。“慢点跑,来得及。”学校的老师也在大声地提醒着家长和孩子,“加上警察、协警、保安、老师,维持秩序的人得有十三四个。”
出门20分钟后,赵静的车在距离校门200米左右的地方就再也不能向前。在马路中央,一辆车停在了她的前面,任凭赵静怎样摁喇叭,车都没有启动。原来车里已经没有司机,“肯定是着急送孩子,车挪不进去了,就一下停路中间了。”
赵静拉开车门,吵闹声和汽笛声混杂在一起,她拉着孩子在车流中闪转腾挪,小跑着到了学校门口,看着孩子走进校园,赵静回到了车里听起了音乐。车流依旧没有散去,赵静后面也挤满了车。
“以前一直是孩子的姥爷专职接送他的,但老人遇到堵车就着急,血压就上去了,只能我来送了。”赵静的单位在海淀区,从学校到单位要40分钟车程。
高阳的车也加入了拥堵的队伍中,她慢慢地蹭向校门前,“送孩子上学也考验技术。”高阳探头看了看前面的情况,还是决定下车走过去,“要不这100多米,车得走10多分钟。”
7点50分,校门前的车逐渐散去,赵静跟着车流慢慢地向前挪动。5分钟后,她用力地踩下油门,车子也快速消失在薄雾中。“一般送完孩子,我都得在门前等20来分钟才能开出去。”
离开学校10分钟后,高阳就到了单位,她随意地在教育论坛中逛着。“送完孩子去上班,每天都早到一个小时。”
调查结果
31%家长选择校车
当孩子将调查表递到高阳手中时,高阳毫不犹豫地在“是否愿意乘坐校车”的一栏中写上了“是”。 “校车对于我们双职工家庭来说,太重要了。”高阳花1000元雇了一名司机专职接孩子“但为了和孩子增进感情,每天早上都是由我来送,晚上由司机来接。”每次孩子到家后,高阳都会收到司机的短信,“孩子安全到家,请放心。”
“不过还是担心,生怕孩子在路上遇到点状况,只要短信晚到,我就觉着心慌。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这种雇佣没有任何协议,一旦出现问题,都得不到法律保护。”高阳在《朝阳区学生乘坐校车申请表》中除了选择了同意坐校车以外,还特意加了一句“没有校车太不方便了”,以此来强调她对校车的期待。
花家地实验小学校长张治齐介绍,1公里是这次调研的临界点,家庭住址距离学校1公里以上的学生,具备乘坐校车的条件。记者随机在花家地实验小学高中低年级中抽取4个班级作为样本,四个班级共有129名学生,其中选择校车的共有44人,比例为34%。花家地实验小学本部共有学生1194名,其中选择愿意乘坐校车的有371名,占比为31%。
4个样本班级中,二年一班有18人选择乘坐,是该校选择乘坐校车人数最多的班级。五年五班有6个人选择乘坐班车,为4个样本班中人数最少的。另外两个样本班中,四年六班有9人选择乘坐,一年六班有11人选择乘坐。
在样本班级中,有45名学生的家与学校间距离在1公里之内,距离在1公里至3公里的共有54人,距离为3公里至5公里的学生有15名,5公里以上的有15名。
具体问题
谁来出钱谁来运营
下午3点,赵静开始不停地看表,生怕错过接孩子放学的时间。时间指向3点半,赵静从座位上拿起背包悄悄地离开了公司。“没辙,太耽误工作了,但我得赶在孩子放学前到学校接他啊。”赵静无奈地说,午休后,工作两个多小时,就得去接孩子,下午能工作的时间很短。
这时,高阳也开始等待司机的平安短信。“要是有了校车,学校的老师给送上车了,家长也就踏实了。”高阳所住的小区中,曾有几位家长办了联盟轮流接送孩子,“但是大家又都经常出差,这种方式也没能长久。”
家长钟燕飞在调查表上选择了愿意乘坐,但担心校车不能到小区。“我怕小区在花小的孩子比较少,班车不经过。”
“困扰校车的一个问题就是谁买单?”一位小学校长表示,依据国外经验,中小学的班车费用都是由政府买单。而这在中国并不太现实,而且社会上的很多公司因承担的安全责任和收回的效益不成比例,也不愿涉足校车领域。
家长唐女士表示,原来自己去学校接送的方式,家长还可以自己控制时间。如果家长因为有事耽误了,孩子可以在学校等,有老师看管。如果采用校车专线的方式,一定要固定某个时间去接孩子,一部分家长可能更感不便。乘坐班车的孩子就有可能出现与家长和老师的脱节。
“肯定要进行普查、摸底,再进行地址统计,然后设计路线和具体规范。”校长张治齐认为,开通校车可以做到一举三得,“可以缓解校门前的交通压力,现在校门前就像饭店一样,接待的都是散客,如果能集中一起过来,6辆大巴车就能装下300个孩子,就能让门前的小汽车减少二三百辆。”花小校长张治齐每天早上六点半都会和***、老师、保安一起在门前维持秩序,“开校车也方便管理。保安只要在车门前等待学生下车,再护送入校,几分钟就能有成百的孩子安全入校。最后,还能减轻家长负担。”
高阳算了一笔账,如果校车开通,就算全由家长自己负担费用,她每月至少也能省下600元,并且每天早上能多出一小时时间。“有了校车,家长们不管是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都能节省,我也有时间照顾照顾家。”
我们的校车没名分
开学了,第一天就把北京的交通打回原形——在薄雾中,北京的早高峰提前到了6点半,佟麟阁路、琉璃厂路、翠微路、中关村……几乎一半的道路拥堵漩涡中心都可以找到各个中小学校的名字。
学生出没,请注意;要想行车顺,躲着学校开,这已经是北京司机们必须了解的常识了。这个令无数家长头疼的早高峰,让我们再次想起校车,想起一个月前,市政府发布《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方案》中那句“积极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
这一次,“新闻观点”兵分两路,坐进校车。我们听到:一种有效运行了10年的民间校车很渴望“有个光明正大的身份”……
校车
A
运行时间:早晨6时50分至7时40分
下午3时30分至4时30分
运行路线:某胡同至广渠门冠城名敦道小区门口
体验
“点对点服务只要410元,
基本就是成本价”
这是一辆“金杯”车,车的前挡风玻璃上放着打印好的“学生班车”标志,车上的小乘客满员13人,来自这个学校的5年级和6年级。
下午3时40分出发,13分钟后,校车到了第一站——位于金宝街的雅安公寓,4个小同学在这里下车,只有一个小阿姨过来接走了其中一个女孩,其他3个孩子都是拖着书包直接进了小区。最后一个下车的王天奇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坐校车,有人能陪我说话!”
“父母送你的时候,不陪你说话吗?”“他们开车的时候不跟我说话,再说跟同学在一块儿多有意思啊!”
送完孩子,司机李先生告诉记者:“我们这趟线不到10公里,是校车路线中比较短的,而且孩子住得相对集中,我和跟车的老师都住在广渠门附近,每天6时50分,我们就在名敦道这个小区门口等孩子。”
画外
李司机(北京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校车部经理,从2003年开始开校车):
我们这趟线每个孩子每个月是410元,我这车里一共13个孩子,不能超过这个数,要不孩子没有座位。今天你跟车,我就让跟车老师自己先回去了。这辆车一个月收入最多是5330元,跟车老师是公司聘的退休老师,一般八九百元。油钱基本上是1公里1元,加上司机的工资、车辆维修保养成本,一辆车一个月的利润特别有限。
姜奇(化名,某小学校领导):
我们学校的校车大概有100辆,都是请家长和汽车租赁公司签合同,学校来监督校车运营。这个方式现在看还算经济实惠。
100辆校车,学校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自己买车,再说买车之后,司机、跟车老师都得学校出钱养着,学校也没有这个人员编制。而要是从出租车公司租车,一辆大车的费用1个月得1万,而且还不含油费,比现在这种模式高出一倍不止,别说家长,校方也觉得费用太高。
体验
“最堵的路不在路上,
是在学校门口”
下午2点半,为了体验晚班校车,记者提前一小时赶往这所学校。“的哥”听到该小学的名字,很为难地商量说:“我把车给您停在胡同口行吗?这个胡同实在不敢进。”
从胡同口走到学校门口的800米,记者理解了“的哥”的难处——小胡同两侧全是车,很多车的大半个车身都冲到了人行道上。有一辆车被贴了违法停车的条,更多车的排气管还在突突地冒烟,司机显然时刻准备着挪车或者离开。
下午3点半,当姜奇陪着记者在校门口搭校车的时候,他苦笑着指点着密集的私家车说:“看到了吧,要是没有校车,这个门口得再多出1000辆小车来,你想想那个场面吧!”
画外
李司机:最堵的路不在路上,是在学校门口。校车这段路我走了快7年。我最头疼的其实就是从胡同口到学校门口这一小段路,横七竖八全是家长的车,把路全堵起来了。尤其是早晨,我经常7时20分前到了胡同口,但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已经20分钟后了。孩子们的早点时间是7时40分,这个不能耽误的,每次都着急上火没办法。
梁先生(某汽车租赁公司工作人员,该公司承接了北京多个小学的校车业务):
我们不少司机下午1点多就得赶到学校门口,去晚了就没停车的地儿了。这个问题我们自己没有办法解决,学校也没条件帮我们解决,他们在学生接送衔接上已经给了我们最大的配合,比如允许我们工作人员进入学校,组织乘车学生在操场上按线路排队等。
校车
运行时间:早晨6时45分至7时30分
下午3时30分至4时(发车时间视放学时间而定)
运行路线:某小学—安贞桥北—兰溪宾馆—芍药居
体验
“油价不断地调,
能不能给我们也补贴点儿”
下午3时15分开始,在各辆校车的一名司机和一名随乘老师的引导下,一队接一队的小学生们手拉安全绳,潮水般地涌出胡同,又分流进入各自线路的校车。
小学生们上车先找自己的座位,接着就开始聊上了。虽然他们来自于不同年级和班级,天天早晚乘一趟车也都熟了,按随乘的王老师的话说,“比同班同学还熟”。当然,车上也不是想干吗就干吗,学生们得遵守一系列安全规则,比如不许打闹、车窗开缝不准超过10厘米等等,监督他们正是王老师的职责之一。
六年级学生林瑞忞告诉记者,他从一年级就开始乘这趟校车,中间只有一小段时间没坐。“祝校车办得越来越好!”他说。
画外
张靖(女儿上二年级,去年开始坐校车):
我现在每天早晨6时50分把孩子送到小区门口,两分钟左右,校车准点到达,孩子一上车,我踏踏实实回家吃饭。虽然一个月要交400多元,但是孩子有了校车可坐,我生活的幸福指数真的提高了好几个百分点。
梁先生:家长现在的需求也很大。有的线路满了,就有家长跟我们说,要求自己带着板凳上车。那肯定不行,我们首先得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为什么不用大车?因为大车行驶不方便啊。还有,如果用那种几十座的车,那光为了等孩子,早晨就得提前到4点钟出发。
价格现在说起来有点儿尴尬,油价提高导致运营成本上升,政府能不能给我们也补贴点儿?毕竟油价可以不断地调,而我们的价格跟家长定好了,就没法再随便调。
体验
“没怎么指望过走公交车道,
但希望给我们合法化”
车行至地坛公园门口,靠边停,打双闪,王老师先下车,送第一名同学下车。
一路上,校车绝大部分时候是在最外车道行驶,偶尔需要避开公交车道。
发车约半小时后,最后两名小学生下车。工作结束,司机师傅开车回家,驶入北四环渐显缓慢的车流之中。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共有200多辆校车,为多个小学的学生提供服务。校车均为中型车辆,一般都是乘坐二十一二个学生,也有一些线路只有十多个学生的。收费标准则是按照线路长短,每月在360元至550元。
公司在这所著名小学运营的线路达60条,北面最远到天通苑,东面最远到平房,南面最远到南三环。
画外
姜奇:我觉得校车走不走公交车道其实可以暂时不考虑,但是统一校车标识确实应该赶紧办了。根据2006年9月1日就开始实施、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校车早就应该统一标识了。这个办法的第三章第26条规定:接送学生的专用校车应该粘贴统一标识,标识样式由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北京到现在还没给出校车的统一标识,政策管理上不完善,各个部门都在推诿责任,虽然有一些校车管理办法等,但是没有能实质解决问题的。
李司机:我没怎么指望过走公交车道,但是我们特别希望给我们合法化,让我们好歹有班车证,这样不受尾号限行的约束,公司也能少添几辆备用车。我还听说美国的校车政府都是给补贴的,我们现在收费也不高,要是合法化了,是不是也能给我们一点补贴或者优惠?
【批注】
受访人:姜奇
运行了10年
我们学校开校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因为我们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是公务员,很难每天都请假出来接孩子,当时学校是考虑到这些家长的具体困难,硬着头皮把校车开起来了。
现在已经有10年多了,我们的校车一直都是点对点,从学生所住小区门口到学校门口,我们的学生家长特别满意,可是我们学校却承担了非常大的责任,因为要是按教委的文件来套,我们还是没有官方许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黑校车”。
其实,据我了解,北京很多学校的校车都采用的这个形式,我们真心希望,这种已经有很好运行经验、已经摸索出一套管理办法、已经得到家长认可的校车模式能够早日合法化,能早日推广。当然,我们不是说这是惟一的好模式,只不过希望合法模式中有它一种,你可选,也可以不选,但它能是选项之一。
有身份的
三种校车
为啥还没落地
按照教委规定,合法的校车就3种形式。第一种是学校自有,学校实在没钱买那么多车,多养那么多人;第二种就是跟出租汽车公司合作,可是这些公司的多数都是大车,基本进不了学校门前的胡同,也不到学生所在的小区接送,没法满足家长要求,而且他们有份钱,收费必然高;第三种就是跟公交公司合作,可是人家公交公司根本不做这个业务,毕竟这个得承担安全责任的,人家不愿意接这种活儿,我们也能理解。
主笔:周明杰
秦亚堙
素描:宋溪H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