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法官何珍背93岁老人出庭。
巡回法庭下乡审理案件。
新闻速读因为赡养纠纷,晋宁93岁老人陶常英将儿子告上法庭。昨日,晋宁法院巡回法庭来到老人所在地六街镇干海村委会审理此案。因为老人腿脚不方便,法官将老人从家里背到村委会应诉。
陶常英老人有3个儿子,丈夫和大儿子已经去世,老人一直和小儿子生活,并将田地交给小儿子。2006年,老人提出要搬到二儿子家居住,两个儿子因此闹得很不愉快。2009年,两人找到六街镇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约定老人由二儿子赡养,二儿子补偿给小儿子4000元,老人将所有田地给二儿子。
协议签定后,在将哪块田地归还的问题上,两个儿子分歧很大,调解协议遇上了“执行难”。老人委托二儿子,以她的名义将小儿子告上法庭。
昨日,晋宁法院巡回法庭在六街镇干海村委会审理此案。案子定在上午9点半开庭,被告一家已到庭,可原告席上空空的。“怎么还不来,昨天就通知过老人了。”法官决定到老人家里看看。
老人家离村委会不远,法官到老人家一看,原来老人一辈子没打过官司,非常重视此次开庭,一早就起来收拾打扮,穿上了她认为最漂亮的衣服,正打算出门。
“老人家,就快开庭了,我们走吧。”法官来到陶常英家,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走了出来,只见老人慢慢挪开步子,走得很缓慢。看到老人行动很不方便,女法官何珍走了过去:“老人家,我来背你吧。”何珍蹲下身,准备背着老人走。老人的家人忙说:“不用,不用。”何珍说:“没事,老人家走不动,我背她走会快点。”在另外一名法官的搀扶下,老人扶稳了何珍的肩膀,何珍慢慢起身,背起老人向村委会走去。走了一段路,何珍的脚步也缓慢了一些,显得有点吃力,老人的家人见状连忙上前,“换手”把老人背到了村委会。
庭审中,陶常英老人的小儿子觉得很委屈,他说,他从18岁开始就赡养着老人,从来没有怨言,哥哥一直都没有尽过赡养义务。2009年,不知哥哥对老人说了什么,老人就去他们家住了。“要求我归还田地我同意了,但不仅要求归还她自己的田地,还要把我家的田地拿走。”陶常英的小儿子说,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有5个共有人,老人只能拿回属于她的田地。可老人不认可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她认为田地是生产队分给她的,现在她要小儿子全部还给她。
因为此案涉及土地分配的问题,法官反复对原告、被告说明“这不是法院审理的范围”。庭审后,审案法官和当地调委会负责人耐心做双方的工作,经过近1个小时的劝说,双方达成调解,小儿子将现有的1.8亩田地归还老人,老人由二儿子赡养。
记者 雷晴
相关新闻
巡回法庭当场立案
为方便当地群众打官司,昨日,晋宁法院的法官在村委会里实行当场立案。法官说:“这里离法院有几十公里,村民到法院办理立案手续很麻烦,我们在这里当场立案,能给村民提供很大方便。”
去年,晋宁法院巡回法庭审理案件156件。巡回法庭在工作中坚持“法官多往乡下跑,群众少往法院跑”的理念,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开庭,送法下乡。记者雷晴报道
短评
背起的是人民重托
石瓶
女法官何珍背93岁老人陶常英出庭,是记者从这条新闻中捕捉到的难得的好细节,读来不禁心头一热。法官背案件当事人过去闻所未闻,这是在我们构建***社会的大背景下才会产生的新生事物。
背老人出庭,是女法官何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活动的生动写照。全国各地法院都在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广大人民法官把开展好这项活动作为人民法院提高能力、转变作风、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良好契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实践活动给人民法院和法官队伍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正是因为有了像女法官何珍这样的一个个普通的法官,做出的一件件平凡的事,才将我们的法院点缀出灿烂的人性光芒。
“人民法官为人民”,是党的宗旨和国家性质决定的,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需要。只有坚持司法的人民性,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
因此,我们说女法官何珍身上背负的不仅仅是案件当事人,而是人民群众沉甸甸的希望和重托。
(编辑:SN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