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拿到病历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记者 寇润涛 摄
本报记者 寇润涛 6月1日,菏泽曹县开发区武楼村的武步须两个多月的孙子发病死亡。就在两个多月前,3月29日,武步须刚出生5天的孙子在曹县人民医院小儿科病房输液时,出现全身抖动、嘴唇发青的症状,与此同时,还有两名正在输液的新生儿也出现这一症状。3月27日、28日,该院小儿科病房已有4名孩子在输液时出现这一症状。家长们怀疑是医院“用药错误”所致,医院称7名孩子当时的症状叫“液体反应”。
医院小儿科“补氧”三名新生儿同发病
6月7日上午,菏泽曹县开发区武楼村的老武继续到曹县人民医院找院长助理李利交涉,自6月1日孙子死后,老武几乎每天都要到医院讨说法。
其实,来医院“讨说法”的不止老武一个人,包括老武的孙子在内,共有7位新生儿都在曹县人民医院小儿科进行“补氧”治疗时发生了高烧、呕吐、口目发青等症状。这些孩子的家长刘文龙、赵传州、袁兆利等也要向医院讨说法。
“孙子是今年3月25日出生的,当时还能吃能喝。”刘文龙回忆说,当时儿媳妇剖腹产生下一男婴,产科医生说孩子挺健康,但需要到小儿科去“补氧”。
刘文龙说,他的孙子与武步须的孙子住在临床。前几天,孩子情况一切都很正常。但谁也没想到,3月29日,问题出现了。
3月29日上午9点,刘文龙清晰记得,当时医生刚在小儿科病房查完房,为孩子新换上一瓶输液瓶后,孩子突然哭闹起来。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孩子体温有一些高,而且眼圈发黑,嘴唇发紫。
与此同时,武步须的小孙子情况更加严重,全身出现抖动、抽搐。医生迅速对两个孩子进行抢救,但效果一直不明显。就在抢救两个孩子的过程中,另一位新生儿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孩子的父亲名叫赵传州,他向医生反映了孩子的情况后,医生立刻要求拔掉病房内正在输液的所有婴儿头上的吊针。
担心孩子会出现危险,在家长的要求下,医院派车将这三名新生婴儿送到了菏泽市立医院小儿科,对孩子进行抢救。
一名新生儿发病死亡
在菏泽市立医院小儿科病房,刘文龙、武步须、赵传州又认识了董文常、王海彬、袁兆利、马丛华四个人。他们的孩子都是从曹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出生后,直接转到小儿科进行“补氧”治疗,在3月27日和28日打针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刘文龙的小孙子在菏泽市立医院住了十天院后,孩子的情况有所好转,于是出院回家。在家住了两天后,孩子又开始发烧,刘文龙带着孩子再次赶到菏泽市立医院。但是,治疗了一天后,孩子仍不退烧,刘文龙不得不带着孩子赶往北京进行治疗。
武步须和袁兆利的孩子也因在菏泽市立医院出院后,再次发病,不得不到济南进行治疗。而在治疗间歇,老武带着孩子回家,6月1日,孩子突然发病,抢救无效死亡。
妇产科记录“正常”小儿科查出“患病”
6月8日,刘文龙交给记者一份曹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曾经向北京儿童医院出具的《围产情况调查表》复印件。记者看到,根据曹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接生时的记录,新生儿的各项情况都正常,并没有其他病症。
然而,曹县人民医院小儿科的主任朱莉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刘文龙等家庭的新生儿出生后,都表现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症状,因此医院建议孩子家长将新生儿转入小儿科进行救治。
回想起3月29日当天的场景,刘文龙说:“三个孩子都是在打吊针时出现问题的,所以怀疑是医生用药错误。”但是,当时都顾着赶紧抢救孩子,刘文龙、武步须等七个人都没有记下医院当时到底给孩子打了什么药,也没留下药瓶等。
6月9日,记者赶到菏泽市立医院。在小儿科病房,医生翻看了刘文龙的孙子3月29日入院时的病历记录,其中入院情况中写道:“精神反应差,体温39℃,面青,前额部皮肤红肿。在当地输液所致。”
对此,菏泽市立医院小儿科病房的医生指着入院诊断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解释说:“前额部皮肤红肿是输液打针导致,但与孩子的病症无关。”
院方:孩子发病是“液体反应”
为何7个新生儿在前后三天时间内相继出现“输液问题”呢?目前,距离3月29日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曹县人民医院小儿科的主任朱莉告诉记者,对这几个孩子进行“补氧”治疗,是新生儿一种很普通的治疗方式,用药并不存在任何问题。负责此次医疗纠纷的院长助理李利称,经过曹县人民医院调查,刘文龙、武步须等7个家庭的新生儿所出现的问题是一种打针输液时的“液体反应”,“此反应属于正常,不算是药物过敏反应。”那么,“液体反应”到底是什么反应呢?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的专家告诉记者,在药理学方面,只有药物过敏、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等表述,并没有“液体反应”的表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