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这是缅甸女子李音(化名)的心声。29岁的李音,跟随“丈夫”胡力(化名)来到我国,在胡力老家铜梁住了3年并育有一女。然而,由于非法入境和非法结婚,李音即将被遣送回缅甸。
出国务工喜结良缘
30岁出头的胡力,是土生土长的铜梁县石鱼镇人。2006年初,胡力跟随老乡,前往缅甸瓦帮打工。期间,胡力认识了缅甸女孩李音,两人情投意合,很快确立恋爱关系。对于勤劳善良的胡力,李音的家人也很认同。随后,两人便在缅甸按照当地习俗举行了结婚仪式。
在胡力和李音二人看来,既然已按缅甸传统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又得到了家长、族人和亲朋好友的见证,他们就是天经地义、名正言顺的合法夫妻了。
非法入境见了公婆
办完结婚仪式后,李音跟随胡力,取道云南来到中国,洋媳妇也要回家见公婆。
“中缅边境线上,两国之间相互经商的、打工的人群太多了,相互交往很频繁,很多人都说汉语,好多人也没办理什么手续或护照!”胡力坦言,带“妻子”回国很容易,就像是带了个外省媳妇回婆家过年一样。
胡力带着“妻子”一路打工游玩,一路往重庆走,终于在次年春节前,回到铜梁老家。
尽管对儿子胡力异乡娶妻的行为感到突兀,但看到两人是真心相爱,胡家也就接受了李音。
生下女儿却是黑户
此后,李音一直跟随胡力,或留在家中务农,或外出打工。2008年,李音怀上了胡力的骨肉,因安胎需要,才开始定居铜梁。当年10月,李音生下女孩妞妞(化名)。
从此,李音不再跟随胡力外出打工,而是安心留在家中带小孩。胡力独自在城区周边打工,用微薄的收入撑起一个家———日子虽然清苦,但其乐融融。
不过,烦恼很快接踵而至。因为在缅甸未办任何婚姻手续,李音来到中国也没有办理任何护照,也就不能在中国境内办理婚姻登记,因此,他们的女儿一直是黑户口。如今,妞妞已经两岁半了,下半年就该去幼儿园读书,但没有户口,这一切可能将成为泡影。
更让胡力、李音感到苦恼的是:女儿妞妞的户口尚未解决,又一个新生命开始萌芽———今年初,李音怀上第二胎,如今已有4个月身孕。
申请户口时被发现
为了儿女的未来,权衡再三之后,胡力、李音决定到派出所为女儿妞妞上户。尽管李音长相与国人无异,也会不少汉语,但细心的***还是察觉出其口音异常、神色慌张,且对中国很多国情一概不知。
很快,铜梁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外事***奉命赶来调查,确认李音是缅甸人,属“三非人员”———非法入境、非法就业、非法居留。经外事***深入调查,铜梁警方还确认:胡力、李音二人系在缅打工生情相恋,因不懂法而导致了这场非法跨国事实婚姻,并非买卖婚姻。
铜梁县外事***介绍,根据规定,非法入境的李音本该被拘留审查,鉴于其怀有4个月身孕,警方对其执行监视居住,并已将此事上报市局,等候进一步处理。
胡力很纠结:“怎么留住我的洋媳妇?”
类似情况还有两家
去缅甸打工、结识当地女子,日久生情带回老家成为事实夫妻,组成新家庭……与胡力、李音“夫妇”有着类似经历的,在铜梁还有两个家庭。
铜梁县警方外事***介绍,近两个月来,铜梁警方在清查“三非人员”专项整治行动中,深入农村广泛摸排线索。除李音外,还清查出另外两名缅甸籍非法入境、居留的妇女艾某和张某———两人同样是在缅甸家乡结识了前去打工的铜梁籍男青年,相恋后构成事实婚姻,而后随丈夫返回铜梁定居。
“缅甸女子李音、艾某、张某所在的三个家庭,都在铜梁孕育了后代,构成了事实上的一家三口!”铜梁外事警方说,“这也让警方在处理类似涉外婚姻问题上很棘手———既不能逾越法律红线,又不得不考虑对方家庭现实、亲情感受。”
据悉,上述3名非法入境的缅甸妇女,李音和张某分别因为怀孕和负伤(符合相关规定),被处以监视居住,艾某被拘留审查。
寻求人性化执法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核实非法入境的外来人员身份后,对方都将被遣送回国。这就意味着,3名缅甸妇女不得不与他们的中国家人告别。
记者昨日获悉,目前,铜梁警方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寻求人性化执法———铜梁警方已将这3名缅甸妇女的实际状况,呈报市公安局,并致电市民政局,“本着帮助解决问题的原则”,积极为当事人通告补办跨国婚姻手续的办理程序和所需材料。
铜梁警方介绍,待所有身份材料核定后,3名缅甸妇女将被遣送回国。相关部门出具证明后,希望帮助其返回缅甸并及时在原籍所在地提取身份证明、婚史证明等材料,而后尽快办理合法婚姻手续,再通过合法途径重新进入中国境内,与家人团聚。
跨国婚姻必须办证
警方介绍,部分农村出国务工人员,因为法律知识缺失,往往误以为与异国女子相恋、并在异国他乡按当地习俗举行了结婚仪式,就是名正言顺的合法夫妻了。其实不然,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姻效力以婚姻登记地的法律为准,如果在国外登记结婚,需遵照当地相关法律进行登记。如果在我国登记结婚,我国公民要想取得跨国婚姻的合法手续,必须带着以下证件,到民政部门登记结婚:
1、中国公民的身份证、户口本,有婚史者须带上离婚证。
2、外国公民带上护照以及单身证明。
记者 朱昕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