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学校校长收受营养午餐配送公司回扣

2011/8/10 14:17:36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这不是菜场里的讨价还价,这是一个小学的校长在和专门配送学生营养午餐的老板谈回扣。政府部门官员、校长可以拍板决策学校事务,普通教师、家长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这给官员、校长很大的权力寻租空间。

  特约撰稿/熊丙奇

  20%!

  不是说好10%吗?

  学生都在你送的菜里吃出虫子了,我压力很大,提到20%!

  这不是菜场里的讨价还价,这是一个小学的校长在和专门配送学生营养午餐的老板谈回扣。孩子交给学校买饭的钱,最后“营养”了贪婪的校长。8月4日,浙江永康检察院反贪局透露,这样的“蛀虫”校长,一下就抓了12个;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最后发现教育局长也“湿了鞋”。

  在一些公益组织筹款为西部地区孩子解决“营养午餐”的背景下,发达地区却出现连学生“营养午餐”的钱都要克扣,而且涉及当地的教育局长、十多名校长,这样的“腐败窝案”,让一些网友感慨,教育系统的腐败,已经没良心到了这种地步。

  为什么会如此?笔者看到三方面意见。一是贪腐已经成为一些当权者的习惯,不管这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只要有利益,就想办法贪占;二是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这一“窝案”要是没有家长举报,回扣的利益链条,到现在可能还牢固不破;三是贪腐的代价太小,有网友认为,这类事在各地中小学绝非个例,他们被抓,不过是贪得太厉害(弄得食堂伙食太差)、运气不好罢了(当地检察机关认真启动调查)。

  以上意见都有道理。但在笔者看来,根本原因或不在于上级监管不力,以及校长们“昧良心”的侥幸心理,而在于目前中小学的管理制度,让教育局长、校长拥有不受制约的权力。政府部门官员、校长可以拍板决策学校事务,普通教师、家长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这给官员、校长很大的权力寻租空间。

  今年5月20日,央视新闻1+1节目报道,贵州省罗甸县县委书记沙先贵在谈到当地解决学生的就餐问题时说,“在两个月之内,这24个食堂要全部建成,这样就使这9000名学生有地方吃饭。总共我们算了一下,连食堂、宿舍大致要1.6个亿。”这句话旋即引起网友的关注:建24个食堂,需要1.6个亿?平均一个要600多万?新闻没有透露更详细的信息——因为沙书记还谈到要建宿舍,所以无从判断这1.6个亿究竟合理还是不合理,但是,从网友的关注中,我们需要警惕,政府能接手“小餐桌”,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要把好事办好,却必须建立透明的财务体系和学校管理制度,否则这块新增的投入,很有可能制造形象工程、滋生腐败和浪费。这和眼下学校校长贪占学生的吃饭钱,是一个道理。

  如果有民主决策机制,实施免费午餐计划,虽然是政府和社会公益资金买单,但家长和学生对午餐的质量,也应有发言权——说到底,政府的投入,用的也是纳税人的钱,要让国家的补助不被克扣,午餐的卫生安全有保障,有必要建立家长参与菜单的确定以及监督饭菜质量的机制。而且,包括学校食堂建设等事宜,家长也应该有权参与监督,这是确保建设资金公开、合理使用的重要方面。而像学校食堂营养餐配送这类事务,按理,是应该进行公开招标,并由校领导、教师、家长代表参与投票的,如果学校采取这样的决策程序,那么,定价将是公开、透明的,中标方的服务质量,也将处于教师、家长的监督之下。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校长们,有着太多“职务之便”——从招生,到教师招聘、考核、晋升,再到学生的评优、推优,学校的基建、后勤、财务等等,而且,这种“职务之便”,还与上级管理部门以及政府机构的“职务之便”互相交织,形成了一张让他们感觉比较安全的权力之网和利益之网,因此,也就大胆地利用“职务之便”,实施权钱交易。试想,作为上级的教育局局长都参与其中了,小学校长们还有啥不放心的呢?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监管以及事后的处罚,并不能根本扭转这种现象,而只有从改革中小学管理,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着手。去年7月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这实质就是限制、约束校长的行政权,让学校办学决策公开、透明,且广泛代表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这是消除日益严重的教育系统腐败的必然选择。没有学校的民主管理制度,寄望学校领导的良心、道德操守,以及上级部门的严格监管,其结果就会如眼下:在各方高度重视治理腐败,校长们在各种场合大谈以人为本时,学生的吃饭钱,也成为校长的免费午餐。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