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到桥附近拐弯了。
南北方向是平整的村村通公路,一座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桥连接着南北走向的公路。然而这座桥却让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后枣庄村的村民心生胆怯。村村通公路修好之后,5年的时间里有5位附近的村民摔死在这座桥下,还有近20名村民摔伤。9月23日,记者来到这座桥附近,发现虽然桥在公路中间,但公路却在桥上形成一个不小的夹角。村民认为,正是这个夹角造成了许多车辆拐弯不及从而发生惨剧。
现状:桥面破损,两边公路形成弯道
23日,后枣庄村村民带领记者来到这座桥附近。记者看到,桥的南北方向都是平整的公路,不时有车辆快速通过。村民口中的危桥坐落在北洛截水沟上方,一位梁姓村民告诉记者,印象中,他小时候就经常在这座桥上玩耍。
梁姓村民说,五年前修村村通公路的时候,桥两边的公路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在桥附近形成了夹角。记者看到,桥南北两方的公路从桥附近形成不规则的S型。村民表示,由于桥南北方向的路面状况很好,所以一些车辆行驶到附近时往往车速较快,从而忽略道路与桥的夹角,一些车辆急转弯时摔到桥下,从而酿成惨剧。
由于年久失修,桥栏杆早已经不见踪影,桥面一端的水泥板也裂了一个不小的口子。此外,处于路中间的这座桥明显比公路路面高出很多,后枣庄村村民说,修公路时桥的两边垫了不少土,但现在桥面仍高出路面一米左右。“车辆行驶到桥附近时处于爬坡状态,油门加的很足,再加上桥面不平整,车速稍微快一点就容易出事。”后枣庄村村主任邢志海分析。
惨剧:5年25名村民摔死摔伤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后枣庄村村民魏云科的家里。当魏云科迎接记者时,记者发现他走路一瘸一拐。
“2006年10月22日下午一点左右,我和一个村民骑摩托车从桥上摔了下去。”魏云科说,出事当天,他骑着摩托车带着本村的张天富,从桥北的杨庙村回家。驶到桥上时,摩托车一下子冲到桥的东侧,连人带车一起摔下桥。
“我当时失去了知觉,住院17天,花了三万多。虽然腿瘸了,但保住了一条命。”魏云科说,“我活下来了,可张天富却没能挺过来。”据魏云科介绍,他的股骨摔断,左腿比右腿短了3厘米,现在由于肌肉萎缩,左腿比右腿细了很多。
“我现在几乎完全丧失了劳动力,平常走路还行,但蹲不下去,更不用说干重活了。”魏云科说,家里十几亩地全靠他老婆一个人种。“住院做手术花了三万多,又赔给张天富家三万。”魏云科说,一场事故不但让他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直到去年才把欠债还清。
“更可怕的是,我出事之后,还不断有人在同一地点出事故,咋就没人把那段路修直呢?”令魏云科不解的是,几乎每年都有人摔到桥下,要么摔死要么摔伤,可这些年过去了,还是没人出头把桥重修一下。在魏云科出事之后一个月,他的一个亲戚也从桥上摔了下去,脊柱摔裂。
“不只我们村,周边泥沟镇、邳庄镇的十几个村庄里,也有村民在那里摔死摔伤。”村主任邢志海说,今年清明节摔死了一个人,6月份的时候前面村的一家三口从桥上摔了下去,都不同程度受伤。“这几年加起来,有5个村民摔死在桥下,受伤的也得有将近20个。”邢志海说,附近有十几个村庄,不少村民都要经过这座桥,如果再没人把路修直,不知道还会出多少事故。
扯皮:各部门都说那桥不归他们管
“村里这几年向上反映了好多次,可就是没弄清楚这座桥归哪个部门管。”邢志海说,他在村里做村干部很多年了,每出一次事故,他和同事都去找相关部门反映,可是一直没有下文。“找过台儿庄交通局、公路局、水利局,都说不归他们管,修个桥咋这么难呢?”邢志海说,眼看今年秋收就要到了,到时候村民从地里往家拉粮食谁能保证不再出事?
23日下午,记者联系了台儿庄区水利局。工作人员表示,接到群众的反映后,水利局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了查看,这座桥是60年代修建的,当时的功能是方便水利灌溉,性质是生产桥。但修建村村通公路之后,这座桥连接南北道路,所以性质就成了村村通借用桥,又有了交通功能。区水利局主要负责管理一些大江大河上的桥,这座桥应该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处管理。
马兰屯镇农村公路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根据乡道乡养,县道县养的原则,这座桥应该归属地乡镇政府管理。如果村民发现桥面出现问题,应该逐级上报,农村公路管理处派人实地查看后做出相应整改措施。
记者又分别联系了马兰屯和泥沟镇政府,但工作人员都认为这桥不归自己管。
文/图 本报记者 胡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