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去偷钱?”“我就是想偷,感觉管不住自己。”“偷钱去干了什么?”“买了一部苹果手机,还去了常州恐龙园玩。”
昨天上午10点,建邺法院刑庭,主审法官陆真国正在和嫌疑人秀秀(化名)对话。被告席上的秀秀,个头矮小,说话声音很低。
初步调查后,陆真国告知秀秀,将对她进行一次考试,“题目很简单,都是日常生活的常识,考虑到你的年龄比较小,我们只是进行一下测试,希望你如实做题。”
这是建邺法院刑庭从去年年底开始推行的一项新举措——在刑事审判中引入心理测评机制,结果将作为法官审判时的参考,并用作将来嫌疑人改造时的重要资料。
□快报记者 田雪亭
建邺法院尝试用测评结果帮助嫌疑人改造
90后女孩一再偷东西
秀秀被带到审判庭旁边的一间办公室。那里等着南京市“宁师傅热线”(南京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的免费心理咨询热线)的3名工作人员,其中两名为志愿者夏磊和陈红伟,两人均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们与秀秀简单交谈后,将题目交给了秀秀。
半个多小时后,秀秀做完了这份共有399道题目的试卷,回到审判庭,继续接受审判。
1991年出生的秀秀是河南人,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2009年1月,她在河南一家网吧上网时,偷了别人1000元钱。2009年5月,秀秀到一个朋友家玩,晚上睡觉时,偷走朋友脖子上一块价值3000多元的金牌,还偷走650元现金。2011年10月,秀秀在南京应聘进入一家宾馆,工作十几天后,趁财务经理不在时,撬锁盗窃12000元后逃离。拿着这笔钱,秀秀先是买了一部手机,又去常州恐龙园玩,直到被抓。
一张399道选择题的卷子,能看出什么
在秀秀继续接受审判的同时,夏磊和陈红伟则在“批改”试卷。半个小时后,结果出来了。
“秀秀经常感觉身体不舒服,但又不知道具体不舒服的部位,心情比较倾向于苦闷,这可能是她感觉不到身边的人关心她,或者在她看来,当她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或者亲人不在她身边。”夏磊说,除此之外,在有关“伪装度”的评价指标中,可以明显看出,她具备一定的隐藏性和伪装能力,“有意识地回避了一些关键问题,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她的心智足够成熟。”
记者翻看这份试卷,厚厚一沓,399道题全是选择题(部分测试题及秀秀的答案见左下图)。
夏磊说,这份测试卷是国际上非常著名的心理测评试卷。从目前的测试结果来看,秀秀性格中有过多隐藏性的东西,对外界不太信任,缺少关爱,可能之前受过伤害。
心理测评究竟有什么用处
“这种测评不同于精神病鉴定,结果并不会直接影响审判,也不会成为法定的量刑情节。”主审法官陆真国说,当天下午5点,案子判决结果出来,秀秀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这一结果并未受到测评结果的影响,“尽管如此,做这个测评意义仍然很大。”
陆真国说,刑事案件的被告人之所以站到被告席上,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他们害人的时候,也让自己被动地成为了受害人,其心理上的变化不容忽视。引入心理测评机制,让心理咨询师介入庭审过程,给嫌疑人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让其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这个社会充满信心,既看到阴暗面,又要看到好的一面,这样,既能让自己内心真正赎罪,也直接会让服刑改造出现质的变化。”
前段时间,建邺法院也审理过一起盲人伤害他人的案件。庭审时,陆真国发现作为被告的盲人,心理防御性很强,自尊心很强,非常要面子,这也是直接造成其犯罪的根源之一。庭审时,心理咨询师耐心疏导,半个小时后,倔强的盲人主动交代了自己的过错,说要好好改造。
建邺区法院有关人士说,目前的心理测评机制还在尝试阶段,测评结果将归入嫌疑人的档案材料,如果嫌疑人最终要服刑,这些材料将送到服刑地,法官会和管教沟通,测评结果将作为管教工作的重要资料,“有的放矢地去帮助他们,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再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