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他们就是讹人的
“今天买1000节电池维权,明天还接着买”
“有了问题,我们希望消费者通过正常程序来寻求解决。遇到这种职业的,我们从心理上就抵触,不愿意解决。不能纵容这种恶意的讹诈行为。”某大型超市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
另外一家超市的负责人直言对职业维权人的反感,“正常消费者维权,我们都能正确对待,但像他们这样职业做这个的,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们的动机。”这位负责人认为,很多时候,这些人会恶意消费,“他们买东西并不是以使用为目的,而是以挣钱为目的。举个例子,正常消费者能用多少节电池?而他们中的一人一次买了1000节,由于在外包装说明的细节上存在小毛病,我们给他双倍赔偿。更可气的是,第二天这个人又来买了1000节。我们既承认了过失,又赔了钱,但是更改是需要时间的呀,他们不是恶意消费是什么!”
消协:不鼓励职业维权
“维权打假,这个由行政执法机关来做”
有趣的是,在负责协调消费者投诉的消协那里,职业维权人也没有好名声。
某消协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刘阳、闫友,我知道这些人。但是他们见了我,转身就走,从来不到我这来投诉,来我这投诉的都是普通消费者。维权、打假,这个由行政执法机关去做,各个口都有执法队伍,有违反法律法规的都重拳打击。消费者维权我们希望走正常渠道,这种维权打假,我们不鼓励,也不评论。”
质疑:是否属于消费者?
“存在认定的分歧,法院有时不支持维权者”
事实上,刘阳们的工作,即使在家人那里也得不到支持。
刘阳说,质疑的声音从未间断过,但是他从未觉得这是问题。“我想我不会退休。也许有一天我不会再干了,但是我希望那是因为社会不再需要维权了。”
“有人说我的钱是讹来的。讹人犯法,为什么不报警抓我?我是维权,赔偿是法律赋予我的权利,我这行不违法。”
“有人说,你赚了那么多钱,怎么不上税?这是更无知的,难道不知道赔偿是不需要纳税的吗?”
而最为外界诟病的一点就是所谓的“知假买假”。在商家看来,维权人士通过购买大量存在问题的产品,然后要求赔偿,从中牟利的意图显而易见。“一次买那么多松花蛋,他吃得了吗?我认为他压根就不是消费者,所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这种人不适用。”一位超市的负责人这样定性。
执业律师谭德明介绍说:“在类似案件审理的过程中,确实存在是否是消费者的认定问题。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分歧,在一部分消费纠纷案件的最终判决时,法院并没有支持消费者一方。”
本报主任记者 高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