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定位器、隔墙监听器、针孔摄像器……这些在电影中才看得到的设备如今就堂而皇之地在市场上公开售卖!昨天,市民付先生给本报02152928686短信平台发来消息称,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虬江路电子市场中仍有商家叫卖窃听、偷拍器材。
公开吆喝售卖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虬江路电子市场,很快就看到一处销售定位窃听器的摊位。“定位窃听”字样的牌子放在桌上最醒目处,窃听器如同火柴盒大小,与录音笔、网络摄像头等并排放在一起。此外,还有手机信号屏蔽器、针眼摄像器等。针眼摄像器的外形小则如汽车钥匙、背包徽章,大则如计算器、手表等。若不是摊主在每种产品上方用纸条注明,乍看之下根本不知道这些都是偷拍、窃听设备。
当有顾客路过,摊主都卖力吆喝,不时有人停下脚步,好奇地拿起产品查看。摊主称,这类产品销量不错,每天都有人买。“技术过硬,价格便宜。”为了证明这一点,摊主向记者展示了其中一款热卖产品——针孔摄像器。“很多谈生意的人都拿这个拍摄交易过程。”“这款针孔摄像器拍照摄像两用,800万像素,收音和画质都很清晰……”
全是三无产品
记者“看中”一款“宝马”汽车钥匙造型的摄像器,这个摄像器被装在一个简易的纸盒中,盒身只有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盒子里除了一张印刷粗糙的说明书外,没有任何厂家信息。然而,令人感到可笑的是,这些本来就被明令禁止销售的产品,竟在说明书上标注“仅供安防之用,不可作为非法用途”。
摊主坦承,这些设备有的是仿造外国设备改造的“山寨”版,有的是厂商自己开发的,有的是直接走私进口的。市场内所有相关产品都没有生产厂家和保修信息。“我给你写张收据,坏了找我修,质保1年。”
记者在市场里逛了一圈,发现公然销售这些偷拍、窃听设备的店铺不少于5家,设备价格在100元至300元不等,全是三无产品。
销售使用违法
该电子市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法律上不允许商家随意销售此类可能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设备。不过,虽然他们曾多次配合执法部门查处,但这种设备依旧屡禁不止。
记者查询了相关法律,并咨询律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律师表示,公然出售此类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管部门在市场管理上的缺位。
如今,个人隐私成为市民关注话题,如果被窃听者或被偷拍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窥探者必将付出代价。因此,律师提醒各位市民,不要随意购买或使用此类设备器材,如果发现有公开销售此类商品的,应积极举报,协助有关部门查处。
实习生蔡辰思陈多多
本报记者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