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兴隆街道北张村的古戏楼重修落成,吸引了大量乡亲前来看戏 本报记者 李晖 摄
本报讯(记者陈静涛)“南头唱秦腔,北头唱眉户。”老人们说,北张古镇的人们最爱高唱对台戏,这是从清代延续下来的一个传统。昨日中午,经过重修的长安北张村南戏楼焕然一新,近千群众再次坐在台下看戏。
北张村是长安区兴隆街办一个有七八千人口的大村。西汉时期,该村传为皇家捕捉和饲养各种动物的居民点,后形成了村落,明代形成集镇,村上建有南北两座戏楼,分别建于明、清时代。西安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早些年进行文物普查时说,两座戏楼,南北对称,形制大致相同,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前檐檩下的斗拱雕刻和檐柱上的木雕,除了有龙首、凤首外,还有象首,这在戏楼木雕中较为罕见。
关中地区有很多村子都有自己的戏台(楼),在戏台下看戏是老百姓盼着过年过节的因素之一。“解放后,逢年过会,村上每年至少要唱三四次大戏。”该村村主任贺千信说,由于戏楼年久失修,屋顶已经漏水,泥皮也开始脱落,前檐檩等木头枯朽,近些年偶尔会唱唱戏。两座戏楼曾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修补过。
今年4月28日南戏楼开始施工,历时100天竣工。昨日中午12时30分,修缮一新的北张村戏楼开唱秦腔大戏,近千名群众将戏楼围了个满满当当。贺千信说,重修的古戏楼与过去的结构完全一样,花费103万元,费用中99万元都是来自村上26名企业家和村民捐款,其中5人各捐10万元、6人各捐5万元,最少的也在1万元。据悉,长安北张村自古以手工造纸为生,古造纸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民营企业也是蓬勃发展,过亿元企业已有5家,过千万企业有10多家。
贺千信说,今后,他们村要恢复过去唱大戏的传统,一年至少唱上三四次,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分享到:
保存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