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不离家 比蜗居凄凉的“蜗婚”

2010/7/7 9:10:24 作者:沉墨 来源:女物情感网
网络热词“蜗婚”,新华字典也无从查起,但事实上,大体是指夫妻“离婚不离家”的情况。同前夫及其现任女友住一个屋檐下,那简直就是一部现代版的宫斗,前妻和后来居上编号“三”的女人的大作战。

  网络热词“蜗婚”,新华字典也无从查起,但事实上,大体是指夫妻“离婚不离家”的情况。都说80后这代人身上发生的是非多,制造了不少的新词汇,比如“蜗居”,比如“蚁族”,当然,还包括形形色色的“XX门”事件……但是“蜗婚”,没人是自己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身上吧?当然不。这像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缩影。比蜗居更惨的是蜗婚。

  楔子

  有人说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比起现实事例,戏剧创造者的想象力简直堪称贫瘠。生活,总是更多狗血元素。

  所以说,如果戏剧创作都开始涉及某一民生话题时,那,它绝不是一个个案,至少是种现象了。新鲜炮制出炉的小说《蜗婚》说的故事大体为:比蜗居更惨的是蜗婚。我们不妨三言两语以蔽之吧。

  同前夫及其现任女友住一个屋檐下,那简直就是一部现代版的宫斗,前妻和后来居上编号“三”的女人的大作战。季素和温安年跑了三趟民政局,最终离了婚。离婚不离家,他们依然住在一个屋檐下蜗婚着。当温安年带着一个妖娆的女人回家,他指着那个叫秦汤汤的女人对季素说:她是我的女友。季素就想起六年前他也是这么对他的家人介绍她的。温安年,在隔壁,那些情话似曾耳闻。秦汤汤就这样光明正大的搬进了他们存了七年钱才买的房子。直到杨之放出现在她的面前,他爱怜地说,季素,我带你走。

  看来作者心地善良,还给出了一个可以善终的结局,但事实不是每个想要摆脱“蜗婚”的人都能很快遇见出走的引路者和合适的路线图的。

  只是想要规模经济一下

  既然选择“蜗婚”,无可厚非。但是想知道有多少这种境地下的男女认真界定过活在当下的状态呢?你们需要告诉自己的是——基本上,这就是等同于男女“合租”一个性质了,唯一的区别就是俩人共有房子的产权,但这已不能妄图左右对方生活几何。

  不要有有关情感层面的想象和要求。就像是即使你的室友带回了你不喜欢的人,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立场去宣扬自己的喜好吗?没有的。前妻或是前夫之于你的意义还有几许?你们的爱情悄悄落幕,曾经让你魂牵梦绕的人已经成为了过去时,结束一段婚姻并不可怕,但是你知道该把对方放到心里的什么位置吗?一个旧时朋友?一个不愿再想起的人?找到答案就意味着你可以洒脱地继续上路,“合租”也无所谓了,这个时候,大家只是想要规模经济一下,不要想多。

  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这是个具有普遍启发精神的准则,用在生产的工厂,它就是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同理可证,一间居所,供给两个人的生活,那么两个人的生活成本都会相对较小。所以,不要任性,适者生活一下吧。

  真实生活就是这样,它会强调你的适应而绝非喜好,至少你们甚至不能学像明星那样癫狂。珍妮弗·安妮斯顿和布拉德·皮特结束那段著名婚姻时足具灵感,感情已走到尽头,还要珍惜最后一次曝光的机会,找一个惬意的地方共度一个假期,就当是反蜜月旅行。连分手都要旅行,在一望无垠的海边,穿着性感撩人的比基尼,与对方最后一次道别,让那些虎视眈眈的女人与男人再无法幸灾乐祸。显然,他们的生活都不考虑规模经济这件事的,如果你需要,那就暂时将就一下啦。

  这就不是件该计较划算的事儿

  为什么会有“蜗婚”啊?大多数人给出的结论的热议点都是关乎高房价,解释为面对房价压力,离婚的人们宁可选择蜗居在一处也不分道扬镳,至少,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因为离婚而额外的增加生活的成本。如果基于这种现实的考虑,那么活该忍受接踵而至的种种挑战神经的事情:对方带回了你不喜欢的男人或是女人,对方消遣了你当初对于这个“家”倾注的种种心血,对方把往昔对你的热情与关怀备至用在了另一个人身上……想必这些都是真人秀节目才会热爱的极其激烈冲突的桥段吧,没有人的心脏强壮到遭遇这些还可以岿然不动。

  这是一件必然需要花很多时间纠结其中不能自拔的事情吗?我们不妨跳出来想想。结婚,然后走到离婚,这本就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当感情都不复存在时,还有剩下多少“划算”可供谋求吗?少年时,都懂得万一遇人不淑那就壮士断腕,会分手的人才能爱得漂亮;成年后,即使没有人去刻意学习过有关“离婚”这件事,但是往昔的决绝与干脆呢?

  似乎有关离婚后的处理方式,这是个与时代有关的方法论的话题。几年前,一片盛嚣的声音还是“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眼下,又衍生出“离婚不离家”。那个被讨论了千遍的话题,男女之间到底有没有真正纯洁的友谊,现在需要问询的是,离婚男女还能保有友谊和平相处吗?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很难,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难于上青天。离婚不可怕,可怕在于将继续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婚姻中的那个不幸者,继续呆在这个空间,扮演一个不幸者不会让自己更好受一些。于此,你只是为了节省一部分开支就放弃了一次成长的机会。如果你习惯了这个角色,你会让这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角色统治着,很难翻身,除非你能知道为一场已经结束的爱还要付出那么多纠结的感情,自己得到了什么。

  离婚后,这从来就不是一个该计较怎样更划算的时刻。还原一个令自己对生活抱有希望的状态,最是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