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王楠 报道 地板嘎嘎作响,墙壁灰黑斑驳,楼梯间停放着积满灰尘的自行车。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位于茂名南路南昌路口的希勒公寓已显得陈旧残破,然而推开厚重的铁门,仍能看出它的不凡——这是一座具有现代派风格的独特西式建筑。
顺着宽宽的楼梯拾阶而上,201室就是本文的主人公——103岁高龄汤理胜老人的家,汤家的5个孩子悉数在这里出生、长大。很难把这样一位退休工资仅2000余元的老先生与10年资助1600名学生的“壮举”联系起来。他就像这座老式公寓一样,简朴而不张扬。
日前,103岁的汤老因病去世,曾多年受到资助的学生及家长们自发赶到汤老的告别会。汤老走了,但他捐款15万美元、以妻子名字命名的“沈显珩育才基金”仍然存在,还将继续资助卢湾区那些家庭贫困却品学兼优的孩子们。
夫妻分隔两地24年
汤老年轻时也是品学兼优的学子。记者从卢湾区教育基金会了解到,汤理胜1931年从北平税务专科学校毕业后,先是进入上海海关工作,随后分别在上海、秦皇岛、广州等地海关任职。
1949年3月,作为中国海关的三名代表之一,汤理胜前往法国参加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的谈判,是我国海关税务领域资深专家。同年9月,汤理胜回国,到海关总部所在地广州报到。解放初期曾任广州海关副关长,后在广东省外贸干校任教师,直到1972年退休回上海定居。
汤理胜外语不错,他的妻子则更胜一筹。 1936年,汤理胜和沈显珩结婚。抗战胜利后,沈显珩在联合国驻上海办事处工作,曾经是联合国在上海唯一的中国籍正式职员。上世纪40年代,职业女性本来就不多。沈显珩英语熟练,办事利落,很受负责人赏识。不久,联合国驻沪机构取消。沈显珩奉命被调往印度新德里。
“那时候,一家人被分散在三个地方。”汤理胜最小的儿子汤朴如今已是古稀老人,他完全想不起妈妈离开上海的时候自己是几岁。童年的记忆里,是外婆照看着兄妹五人长大。爸爸独自留在广州,妈妈则因为工作关系,辗转巴基斯坦、加沙、坦桑尼亚等地。
在汤理胜卧室的床头,两幅泛黄的油画肖像引入注目:30多岁的汤理胜身着深色西装,头发纹丝不乱,英气勃发。年轻的沈显珩穿着淡色的旗袍,短短的卷发使她显示出一种特有的时代风采。汤朴说,这两张画是爸爸离开后妈妈请人画的,慰藉思念之苦,没想到妈妈随后也断了音讯。他们结婚半个世纪,别离却有二十四年,四子一女的婚礼全都错过了。直至双双退休,两人才于上世纪70年代初回到阔别已久的上海。
捐出巨款纪念爱侣
与丈夫相聚的沈显珩,在希勒公寓度过了生命的最后12年。1986年,她因病离去。
根据联合国的规定,雇员去世后,对其配偶按月发放抚恤金。这笔钱,汤老委托在美国的亲戚存在银行里,一直没有动。 1997年,该笔款项已累积达到15万美元。
15万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近人民币130万元!这可比汤理胜几十年来的工资都多得多。但他的决定是一分不留,全部捐献出去,让想念书的孩子能念书。
“爸爸的意思是5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生活还可以,他自己当时拿600多元退休工资,也够用了。把钱捐出去,是对妈妈的最好纪念! ”
汤理胜的小儿子汤朴一直照顾老父生活,多年来也住在茂名南路116号201室。记者环顾四周,老式公寓的地板磨损得厉害,墙壁上出现了裂缝,窗帘颜色有些发黑,家中的桌椅、柜子、床都十分陈旧。一进门,两张并列的床几乎占去了房间一半的面积,当时的130万元,完全可以买几套不错的房子改善全家人的居住环境;捐款之时,汤老已88岁高龄,应该请个保姆帮忙照料;汤老口中过得“还可以”的子女都是工薪阶层,以这笔钱补贴生活日用也是人之常情。
有充分留下的理由,而且老伴曾有遗嘱,抚恤金由丈夫和子女平分。但是在简单的家庭会议,征得所有人同意后,汤理胜将这笔钱转交给卢湾区教育基金会,并以妻子的名义设立了 “沈显珩育才基金”,用于资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
“钱是父亲的,他愿意怎么处理,我们都尊重他的决定。 ”汤朴语气很平静。记者从卢湾区教育基金会了解到,14年来,共有超过1600多名学生受到过他的资助。百岁之前,每次发款,汤老必到场;百岁之后,由于身体原因,改用播放视频的方式来代替出席。“我本来以为汤爷爷是一个富有的人,看了视频才知道,他的钱都是省下来的。 ”兴业中学学生小金回忆。在老人的追悼会上,小金许下一个心愿:“等我有能力了,也要像汤爷爷一样去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 ”
写信勉励学子发奋
“汤老说,小时候自己家中也很苦,也是得到许多人的帮助才完成了学业。”卢湾区教育基金会王伯南副理事长告诉记者。汤老曾说过,小时候家里没有钱,他在教会的免费学校读完了小学和中学。一次,他在报纸广告上看到,北京税务专科学校招免费生,他于是报考并被录取。为了让他能上大学,外婆把自己在法国领事馆人员家里照料小孩的工钱省下来,资助他路费和生活费。
汤理胜深知没钱上学的苦恼,他决定把15万美元捐献给教育事业,而曾受他资助过的学生也将这份恩情铭记在心。许多学生后来都考上了大学,还经常与汤老伯通信,每到端午,还有学生家长包了粽子后送到汤老家中。
在汤老的家中,有不少被珍藏的学生信件。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慢慢成了这位老人的忘年交。毕业于向明中学的小吴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地质大学。她在信中写道:“我有幸获得了 ‘沈显珩育才基金’的奖学金。这一笔支持,为我父母减轻了不少负担,他们收入一直都不高。我十分感谢您的帮助,会自觉努力地读好书,将来以我能够做到的方式,回报社会。 ”
汤老坚持要回信,怕视力不济字迹不清,还预先打了草稿。他在信里写道:“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和照片……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从字里行间我可以想到你是一个体谅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孩子。你的信件使我回想起自己70多年前,同你差不多年龄时,考到了北京的一所大学,那时候读书真不容易。刚离开家肯定会有很多方面的不习惯,慢慢会适应的。你的来信写得很详细,很真切,我作为一个老人,看了之后谈谈几点想法,供参考:一,一个人,一个家庭,通常都会碰到点困难、挫折、不顺心的事,那时候要多一点豁达和坚韧。二,你对外语学习很重视,这一点很好,望你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三,学习要靠发奋自觉,尤其在大学读书更是如此。我国科学家茅以升曾经说过,勤奋就是成功之母,望你牢记。 ”
良苦用心家人理解
据卢湾区教育局介绍,“沈显珩育才基金”每年都会向约100名学生发放奖学金。按照小学、初中、高中或职校标准不一,最高可获奖学金2000至3000元。 “我们全家都支持父亲的做法,在他临终前,我们都写下委托书,同意父亲过世后,这笔基金继续由卢湾教育基金会管理。 ”汤朴说。
对他人慷慨解囊,关怀备至,对自己和家人,老爷子却显得有些苛刻和“吝啬”了。汤理胜的大儿媳和小儿媳回忆道,汤理胜有兄妹4人,都很高寿。十年前汤老最小的弟弟也年过八十。有一天大家在复兴公园碰头后,汤老提议去南京路吃饭,四个八九十岁的老人,也不舍得坐出租车,是乘公交车去的。小儿媳说,老人的袜子有了洞继续穿,从不舍得坐出租车,假如要上医院,让家人用手推车送,绝不坐车。
在捐赠之后的10多年里,汤理胜数次补充这笔基金。在汤老的家里,记者看到了“沈显珩育才基金”几年前颁给老人的一份证书,证书对老人再次捐献1.2万元表示感谢。而这,竟是孙子“归还”的学费。
2000年,孙子汤晓英考进了大学,当时家里刚花去一笔钱,1万多元的学费让汤晓英犯了愁,他不得不向爷爷开口。汤老表示,钱可以给,但是要写张借条,工作以后有了条件需如数返还。 2005年10月,工作一年后的汤晓英如数将钱款还给祖父,而汤理胜则将这笔钱追加到 “沈显珩育才基金”的本金中。
对这貌似“不近情理”的行为,汤家人却欣然接受。汤朴说,汤老在家庭教育中始终强调,人生在世一切都要靠自己,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要自立。 “也许是因为学贯中西,父母的独立意识特别强,家里人也完全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汤朴说。
快乐源自大爱
虽然为助学做了那么多,汤理胜老人在家却很少提这件事,平常他最爱做的是唱歌。
“公公回来在这儿住了30多年,交了很多朋友。以前人家都不知道捐款的事,只知道他是热心的居民小组长,还有就是歌唱得好,喉咙响,中气足!”小儿媳边说边掏出了厚厚的歌本,“这个我也是第一次打开呢,平时公公都是宝贝似的藏着。 ”
打开一看,第一首就是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老爷爷还这么时髦啊!”记者不禁暗自感慨。
小儿媳说,就是最后卧病在床的一年,汤老还经常哼歌。以前,这个家更是社区合唱团的“排练室”,汤老经常呼朋唤友前来。
记者注意到,除了一些流行歌曲和革命歌曲,还有大量的英文歌曲。
书桌旁还有一架老式电子琴,汤家人回忆,那琴是沈显珩从联合国退休时带回来的。年轻的时候,汤老和夫人都爱唱歌,他们两个就是在合唱会上相识的。如今,琴键已经坏了,可老人还是把琴放在身边,舍不得丢弃。
在汤家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全家福,四代同堂,汤老穿得喜气洋洋;而在过百岁寿诞时,汤老还特意戴了一顶大红色的圣诞帽。
汤理胜老先生特别爱照相,影集有厚厚几十本。 “走得动的时候可喜欢到处跑了,北京、石家庄、黄山,都去过。 ”汤朴说,随着自己年纪大了,也开始佩服爸爸精力旺盛,心境开朗,爸爸是懂得大爱和真爱的人,也许这就是快乐的源泉吧。
一位跨越世纪的普通老人,让我们对爱有了更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