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控烟状告国家烟草专卖局 曾经状告烟厂

2011/6/1 12:21:2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当“敬烟”依然是风俗,当香烟依然是馈赠佳品,当烟民点烟依然肆无忌惮,当烟草业仍然是难以限制的利益链条,此类口号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从在烟盒上标明“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到提高烟草价格和税收,从禁止烟草广告,到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一波波运动可谓轰轰烈烈。

  在禁烟的道路上,除了政府部门的努力,在民间,也有一股儿力量一直在努力。62岁的王俊堂,曾是濮阳市爱卫会办公室主任,退休后依然坚持着禁烟之路;56岁的许昌老师王英为控烟,要将国家烟草专卖局告上法庭。

  □记者 董彩红

  刘长征/文 邱琦/图

  【人物一】

  高速路口 烟草广告因他消失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一个月前,在濮阳市高速路口,还竖立着一个很大的烟草广告宣传牌。

  近日,这个烟草广告宣传牌已经不见了踪影。

  这缘于一个老人近一个月的奔波努力;在濮阳市的饭店等公共场所,如果你是烟民,正巧碰见了他,一定会听到他让你禁烟的劝导。他就是长垣人王俊堂,今年62岁,虽然已经退休,但依然奋斗在禁烟的道路上。

  1988年,王俊堂调任濮阳市爱卫会办公室主任。他的禁烟之路从1989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始,以身作则,不但自己戒掉了香烟,同时也开始劝导大家禁烟。

  一年365天 天天无烟日

  王俊堂很“牛”,且不是一般的“牛”。一位国内知名经济学专家应邀到濮阳作报告,正讲着掏出一支烟,还没吸两口,一个字条递了上去,专家打开字条,立刻面有愧色并当即将烟掐灭。因为字条上写着这样的文字:濮阳公共场所不让吸烟,谢谢领导支持我的工作。落款是“濮阳市爱卫会办公室主任王俊堂”。“在中国烟草大省的一个局部地区,能把控烟工作做得富有成效,非常了不起!”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在很多场合这样推介王俊堂,并在2008年第一场雪下得正酣时,特邀他到郑州为2008无烟奥运报道高级研究班的学员们讲课。

  昨日,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王俊堂说,对于他来说,5月31日跟往常一样,没有任何特别。他平时就是将一年365天,每一天都当做“世界无烟日”在坚持,在推广,在这条禁烟的道路上,他将一直坚持前行……

  【人物二】

  大学教师状告国家烟草专卖局

  2011年5月30日,世界无烟日前夕。许昌广播电视大学一位56岁的教师王英向最高人民法院邮寄了一份民事起诉书。

  民事起诉书里,她作为唯一的原告,将她工作单位的校长、吸烟同事、河南中烟工业公司负责人、国家烟草专卖局法定代表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法定代表人等告上了法庭。案由是工作等场所“民事健康权”纠纷。

  王英提供的诉讼请求其中有:请求第三被告(河南中烟工业公司负责人)赔偿原告健康损害赔偿费9000元,并在自己生产的烟草产品和烟包装上写上“不得在工作和公共场合吸烟”;等等。

  提到王英老师的名字,很多市民都不陌生,因为她是质疑白酒标签的第一人,曾经三上法庭,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要在白酒标签上标示“过度饮酒有害健康”等警示语,历时整整八年,终于取得了胜利。在那一年,她也当选了全国十大法治人物。

  曾经状告烟厂和抽烟的同事

  如今,王英又将矛头指向生产香烟的烟厂。她说,曾有身边一位亲人因抽烟过多,最后患肺癌去世。当时,她就下定决心要在控烟道路上坚持走下去。2008年,她就将抽烟的同事和烟厂告上法庭。王英将他们作为被告属于“醉翁之意”,王英的最终目的是状告烟厂。王英的观点是,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赚钱,它还有很多社会责任,尤其是对烟草这样一个和人们健康关系密切的企业来说,仅仅在烟盒上注有“吸烟有害健康”是不够的。“烟草的主动吸和被动闻是根本不同的,只警示‘吸烟有害健康’不警示‘闻烟有害健康’,是一个极大的错误。”王英说,一人吸烟,十人受害,烟厂应在烟盒上注有“闻烟有害健康”、“不得在公共场所吸烟”等警示语,这是她将烟厂送上被告席的原因。

  ■ 新闻点评

  何以“烟”消云散

  吸烟有害健康,口号深入人心,用来控烟却收效甚微,何也?

  当“敬烟”依然是风俗,当香烟依然是馈赠佳品,当烟民点烟依然肆无忌惮,当烟草业仍然是难以限制的利益链条,此类口号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如何才能“烟”消云散?从各国经验看,依然是劝和限。

  从在烟盒上标明“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到提高烟草价格和税收,从禁止烟草广告,到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一波波运动可谓轰轰烈烈。

  那么,各国措施见效了吗?关键还看是否“动真格”,而不是看口号。

  对维护个人权益,我们需要动真格。“世界无烟日”一个核心初衷,便是提倡保护不吸烟者不受二手烟的危害。免受二手烟危害的权利意识在多个国家深入人心。在美国,无论是在机场、车站、影院还是饭馆,如有人在公共场合吸烟,很快就会有人提醒他。一些在马路边吸烟的人还常遭“白眼”。维护权益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抑制了吸烟者的肆无忌惮。

  对纠正关于烟草业贡献巨大的错误认识,我们需要动真格。许多人认为烟草业利益大于社会健康利益,认为过度限制烟草业,烟草商贡献的税收可能会降低。控烟到底值得吗?世界卫生组织说,目前全球每年有近600万生命因为烟草而离开这个世界。吸烟催生的一波波“死亡潮”和“疾病潮”,使国家的医疗系统不堪重负。世界银行认为,每年全球因吸烟造成的劳动力损耗及火灾等损失达2000亿美元。烟草利益与健康损失,孰重孰轻?答案不言而喻。

  对立法禁烟,我们也需动真格。许多国家出台了禁烟法令,往往遇到执行难。然而在英、法等欧洲国家,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以及一些餐馆和咖啡厅,如果有人一不留神吸口烟,就有可能被“请”出门去或被罚款,烟民几乎成为“惊弓之鸟”。这要归功于他们的禁烟法令具体和有操作性。

  从纠正社会风俗,到推动有关宣传,我们要动真格的地方还有许多。世卫组织无烟草行动负责人道格拉斯·贝彻尔说,在一些已采取严格控烟行动的国家中,烟草消费量减少了16%。从中可以看出,只有动真格,才能真正有效禁烟。

  世界无烟日活动无疑促成了全球禁烟运动的风起云涌,并形成了巨大声势。5月31日这一天成为不吸烟者的节日的同时,也应该成为社会和更多烟民的自省日。我们需要想想,到底还要做哪些事,才能“烟”消云散? 综合新华社5月30日电

  ■ 专家建议

  只规定不处罚不行

  近年来,中国人的控烟观念逐渐增强,不但民间频现“控烟斗士”,政府也出台公共场所“禁烟令”。然而,经过记者走访发现,公共场所禁烟效果的确不尽如人意。禁烟难到底难在哪儿?郑州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明锁教授认为,影响禁烟效果的因素有人情习俗、执法落实和经济几方面。

  “既然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那就需要有明确的处罚措施和执法人员。”张明锁认为,对一些法制观念淡薄,挑战法规的人,就要通过经济、行政的处罚手段来维持政府颁发的法规。

  他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禁烟令”的实施细则,详细规定处罚方式和执法部门,“劝阻、经济处罚相结合,甚至对个别人员行政拘留”。

  ■ 相关措施

  新加坡公共场所吸烟判入狱半年

  一些国家之所以禁烟成功,依靠的是严厉的处罚。

  西班牙实施“欧盟最严厉禁烟令”,如果违规,最高将面临60万欧元的罚款。新加坡也采取了相当严厉的手段禁烟。在禁烟的公共场所吸烟,最高将被处以1000新元(相当于5000元人民币)的罚款,也有可能被判入狱6个月,甚至两者并罚。良好的控烟效果使得新加坡被誉为“无烟城”。英国政府投入重金培训了专门的“烟警”,他们身着便衣出入公共场所,一旦发现有人无视禁令,在公共场所抽烟,“烟警”有权在现场对吸烟者处以50英镑罚金。随着“烟警”的出现,英国的抽烟率不断下降。

  在我国香港,无论是对香港人、内地人还是外地游客,凡违规吸烟者,不仅要定时交付1500元的罚款,还要上法庭听法官训斥。

  而在中国内地,情况却有天壤之别。深圳禁烟12年、南宁禁烟15年、济南禁烟15年、武汉禁烟5年,均未开出一张罚单;广东珠海率先禁烟15年仅开出两张罚单。“禁烟令”成了一纸空文,其根源在于禁烟完全靠对吸烟者进行教育与规劝,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或处罚措施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