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坚持16年每月至少做一件好事

2012/2/29 13:01:1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爱心很平常,就是一种习惯。何子江和他带领的志愿海南爱心社琼海工作站的志愿者们每月至少做一件好事,似乎已经成了一则不成文的“规矩”。

  每月至少做一件好事,琼海阳江卫生室何子江:

  本报琼海2月28日电(记者 徐培培) “爱心很平常,就是一种习惯。”琼海市阳江镇的乡村医生何子江如是对记者说。从1996年,何子江于卫校毕业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开始,为困难病人减免医药费、救助孤寡老人、资助失学儿童,这些对何子江来说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每月至少做一件好事

  “没有何医生的关照,我们老两口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今天……”阳江墟上有个老人叫王朝斌激动的对记者说,他们夫妻都是残疾人,靠打零工为生,现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生活过的极为艰苦,何子江经常上门看望,为他们打针、喂药,却几乎没有收过医药费。

  乡镇卫生室的工作比较繁忙,每天早上7点开门营业,至晚上8点左右才关门,何医生几乎每天要在卫生室工作10个小时,虽然忙碌,但他始终不忘公益事业,每月至少组织一至二次公益活动,经常到孤寡老人家里,帮他们打扫卫生;到万泉河畔、博鳌海边捡垃圾,保护环境;组织热心市民无偿献血,宣传禁毒、防艾。

  何子江和他带领的志愿海南爱心社琼海工作站的志愿者们每月至少做一件好事,似乎已经成了一则不成文的“规矩”。

  经常贴钱的乡村医生

  每个月,何子江都会抽出一天时间早早关了诊所门,驱车半小时来到琼海市福利院,这里有10多位老人在等着做体检。

  近年来,何子江利用自己晚上休息的时间,组织志愿者到琼海街头、小区开展为贫困山区儿童募捐书籍的活动,共募集到各类图书2.85万册,在大路、会山等乡镇的10所农村小学建立了爱心图书室。长期的献爱心活动为何子江的家庭增加不少开支,何子江说,每个月自己补贴用作公益事业的花费经常超过千元,但是他不感到后悔,只是苦了自己在诊所做***的妻子。

  “学雷锋”不应遭人冷眼

  何子江说,他的父亲是村委会的干部,平时总是乐于助人,而他的爷爷因身体残疾,走路十分不便,一有需要,邻居们都会伸出援手很照顾爷爷,总是帮他挑水、买菜。何子江说,从那时起,就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是应该的,自己从小看到别人有困难,就会去帮助。但是令他想不到的是,有时做好事也会遭人冷眼。

  据称,有一次何子江和他的志愿者们成功救助了一名失学女孩,某职能部门领导看到后批评下属:“人家自己出钱出力都做到了,你们为什么不行动?”该下属感到很没面子,当面指着何子江的鼻子敲桌子:“没有你们,许多人不是照样……”近日,何子江他们在万泉河畔、博鳌鳌庄海域等公共场所开展拾垃圾保护环境活动,但有人却说是“做秀”“爱出风头”。

  尽管何子江对此一笑而过,但在他心里还是有一丝难过。他说,自己做好事不图名不图利,只愿唤起更多人来参与。“希望我们的行动能遏制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雷锋精神应该继续发扬。”何子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