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8年来首次出家门走路不稳(组图)

2010/7/8 5:08:2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昨日上午,坐在救护车内,王宏义对窗外的风景没有反应,偶尔伸出手指,叩叩车窗玻璃。王宏义患有眼角膜炎,加上8年没出家门,医生担心户外阳光伤到他的眼睛,便找来纱布蒙住了他的眼睛。

小伙8年来首次出家门走路不稳(组图)

  昨日上午,坐在救护车内,王宏义对窗外的风景没有反应,偶尔伸出手指,叩叩车窗玻璃。

小伙8年来首次出家门走路不稳(组图)

  昨日上午,换上6年前买的“新”衬衣,穿上好心人送的新鞋,已经8年没出过门的王宏义终于走出了家门,在阳光的照耀下,王宏义有点不适应。本报记者 苗波 摄

  封闭8年 意味着什么

  他的智力水平仍停留在13岁,重回社会要从零开始

  从13岁到21岁,这个阶段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唐都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宿长军讲,13岁至21岁,不仅是一个人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更是心理、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王宏义在这个阶段,被剥夺了社会环境,智力和情感都停滞不前,智力水平仍停留在13岁,语言能力当然也退化了,自然无法和人交流。“这孩子挺可怜的,就算他的精神疾病通过药物可以缓解,要恢复正常生活也是个相当痛苦的过程。”宿长军说,至于语言能力,需要从零开始学起。

  长安大学社会学教授戴生歧说,13岁到21岁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人已经完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渡,各方面都已经成熟,社会角色已经定型。王宏义这一时期成长中缺失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已无法完成社会合作,无社会立足点,无法承担社会责任。

  他换上6年前买的“新”衬衫

  昨日上午8时许,王宏义的父亲王金柱买了18根油条回家,王宏义吃得很香。知道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要来给儿子看病,王金柱特意给儿子换了一件肥大的、有些泛黄的白色衬衫。“6年前我给他买的,穿过几次……这件衬衫对儿子来说是件新衣服。”

  吃饱了,又穿上“新”衣服,王宏义开心地躺在床上,继续自言自语。过了十几分钟,王宏义闭上眼,鼾声响起。

  上午10时许,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的敲门声吵醒了王宏义。门开了,医生、社区工作人员、记者12个人挤进37平方米的房间,王宏义有些紧张,不停搓着手指。

  出门前医生用纱布给他蒙眼

  北稍门西社区党委书记张亚萍替王宏义脱下旧棉鞋,换上新帆布鞋。王金柱站在一旁笑着说:“宏义,鞋漂亮吧!”王宏义脸上没表情,依旧搓着手指,口中自言自语。

  医生做完检查,要带他去医院。“乖,宏义,跟阿姨出去走走……”家委会主任柳玉玲搀着他走出卧室,快到门口时王宏义挣脱了柳玉玲的手,坐在门前凳子上。

  “走吧,宏义最听话了……”可不论周围人如何劝说,王宏义坚决不出门,眼神不停望着卧室内的父亲。“他怕外面有人欺负他。”王金柱也来劝儿子,最终答应陪儿子去医院。就这样,众人劝了16分钟后,王宏义慢慢站起了身子。

  王宏义患有眼角膜炎,加上8年没出家门,医生担心户外阳光伤到他的眼睛,便找来纱布蒙住了他的眼睛。

  见他走路都不稳邻居落泪

  由于王宏义走路不稳,医生搀扶着他走出家门,周围邻居聚在户外。“我就记得他十几岁的模样,8年里谁都没见过这孩子。”邻居们说。

  走到户外,王宏义扯下了脸上的纱布,苍白的脸显得很憔悴,在阳光下他低着头,用眼角不停扫视着周围的邻居们,神情像一只受惊吓的小鸟。“8年前他很活泼,谁能想到现在连走路都成问题了……”几名邻居说着说着,眼泪从眼眶滑落。

  初步诊断患有精神***症

  11时许,王宏义被送进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五病区,医院专门给他安排单间居住,并承诺替他免费治疗。做过全身检查后,医生说,经初步检查,除眼角膜发炎外,他肌肉、发育等方面全部正常。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五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贾杰说,他发现王宏义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外人很难与他交流,而且思维认知较缓慢,已经出现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与环境不协调现象,初步诊断他患有慢性内向型精神***症。

  贾杰说,他们将对王宏义做更进一步的检查,“如果他确诊为精神***症,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治疗”。

  同龄人感慨

  “8年间他错过了许多事”

  今年刚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的25岁大学生薛超得知了王宏义的事情后,昨日上午提着牛奶和凉席跑来看他。“我生在农村,没想到城市里还能有这样的事情。”薛超说,他比王宏义大4岁,从初中、高中、大学再到现在,他在学习与社会中成长、成熟;而王宏义在家呆了8年,完全脱离了同龄人的生活轨迹。“他太可怜了,我来看看他表表心意。”

  在王宏义所在中学,8年过去许多老师已退休,校领导也换了人,很少有人记得8年前的事。

  在附近小区,记者遇见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子。她说,自己比王宏义早两届,已工作一年,还依稀记得王宏义一点事。“他小时候因为穿得很脏,许多男孩子都欺负他。有一次他的书包被人扔了,书也找不到了,裤子也给脱了……8年间错过的许多事情,他可能这辈子也找不回来了,只希望他能早日康复,重新面对以后的生活。”

  几经周折,昨日下午记者拨通了王宏义舅舅廖先生的电话。

  廖先生说,王金柱和自己的妹妹是经人介绍结婚的。“他们家不愿意跟别人联系,所有亲戚都已经跟他们家失去联系了。”他也知道8年间孩子不去上学、也不出门的事情,他曾去问过此事,但被王金柱当面斥责。“我已经60多岁了,不想再管王金柱家的事情了……我以前想帮他家,但每次去王金柱连门都不让我进,我现在已经伤心了。”他说,料理完妹妹的丧事后,已经不想再见王金柱了。“孩子能有人管就算是好事吧,我真的管不了了。”

  事件反思

  社会干预在这里缺失

  王宏义终于走出家门,又一次见到了阳光。不过,为什么这样的“人间悲剧”会持续了8年?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焦富勇认为,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各扫门前雪传统意识根深蒂固,大家都认为孩子是家庭私有的。其实,孩子是作为独立的个人而存在的,当家长未能承担相应的责任时,社会就应当站出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妇联、民政局、街道办等多部门都有权力管理此事,但一旦发生家庭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往往以调解的方式处理问题,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认为这毕竟是家事,也不该过多地干预。

  而在美国各个州的社会福利局和各个县的儿童家庭局,有充足的资金和人员从事儿童安全保护,防止并处理监护人***儿童事件。如果发现儿童受到***或接到相关举报,专职的社会工作者哪怕深更半夜都会赶到现场了解情况。而如果监护人言行恶劣,有诸如吸毒、滥用暴力等行为,就可能被剥夺监护权。本报记者贾晨 杜俊岭 实习生 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