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自办学堂要求儿女在家上学(图)

2010/9/22 4:49:0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姚泳光最满意的是女儿在家上学后,回到学校考试还能得奖状。肇庆一名家长执意自办“姚家私塾” 开学后学校拒绝保留儿女学籍引风波   42岁的肇庆市德庆县马圩镇东升村的村民姚泳光,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的两个孩子一直在家上学,采取的是到学校注册后回到家里上学的方式。

姚泳光梦想着办一所“乡村私塾”。

姚泳光梦想着办一所“乡村私塾”。

姚泳光最满意的是女儿在家上学后,回到学校考试还能得奖状。

姚泳光最满意的是女儿在家上学后,回到学校考试还能得奖状。

姚泳光在家里教一双儿女。

姚泳光在家里教一双儿女。

  肇庆一名家长执意自办“姚家私塾” 开学后学校拒绝保留儿女学籍引风波

  42岁的肇庆市德庆县马圩镇东升村的村民姚泳光,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的两个孩子一直在家上学,采取的是到学校注册后回到家里上学的方式。

  然而,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事情起了变化,学校要求他将孩子送回学校,否则难以保留学籍。

  姚泳光作出了有限的妥协——他将女儿送回了学校,但坚持让儿子在家学习。连日来,他到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讨说法,但未有令他满意的结果。

  让孩子在家上学,这开创了当地教育历史的先例,也抛出了一个新的难题。姚泳光的实验成果,仍有待时间检验。而来自美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共有超过100万名美国儿童在家上学;在中国也有在家上学成才的个案,作家郑渊洁办了一所私塾,让儿子郑亚旗在家上中学。

  发生在广东德庆这一场能否“在家上学”的风波,表面上是一个家长教育孩子的新想法,背后却刺痛了中国教育体制的敏感神经。

  文/图 本报记者何涛 通讯员杨明伟

  “姚式”观点

  站在自己家里,姚泳光倍感自豪。他家占地面积超过500平方米,三层楼的建筑有10多个房间,包括乒乓球室、图书室、电脑房,院子里还有一个羽毛球场。在一个偏远的乡村,这项花费达50万元的投资,多得有些夸张。但姚泳光却认为,这幢建筑不仅是家,更是梦工场,他梦想着在家里办一所乡村私塾。

  “姚式”观点

  孩子在学校会缺二元思维

  在村里,姚泳光算得上是大户,这一切靠努力得来,他带着家人养殖种猪和种植砂糖橘,家境逐渐变宽裕。

  2008年春季开学后,姚泳光就没有让儿子姚天南再去学校上学。如今,姚天南已经10岁了,学校的记忆变得十分模糊,他只在学校里上过一个学期的小学一年级。

  2009年3月,姚泳光又不让女儿姚天欣到学校上学。姚天欣从小就特别喜欢到学校上学,就算下暴雨也不会旷课。当她知道爸爸的决定后,她哭了。但最终“扭不过老爸”,回到了家里读书。

  姚泳光说,尽管孩子回到家里上学,但学籍仍然保留在原来的学校里,不会影响到今后的升学和考试。

  为何执意让孩子在家里读书呢?这与姚泳光的经历息息相关。他曾是当地的一名小学老师,有10多年的教龄,但后来被学校辞退。有人认为,他这是与学校“斗一口气”。

  姚泳光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如果是为争一口气,那是对孩子不负责任。让孩子在家里上学,对孩子最好,成本最低,其实作出这个选择,很现实。

  姚泳光坚持认为,如果女儿继续在学校上学,被环境熏陶,就会变得与其他学生一样了,没有二元思维。“她的价值观会很混乱,基本上会变得为分数而学习。”

  根本没有在家办学的经验,有人将他的做法称为是一次冒险。姚泳光回应说,他之前在广州、武汉等参加过相关培训。

  “姚式”教学

  看书、上网与交谈并举

  10岁的姚天南活泼可爱,看到陌生人来到家里,他会主动打招呼:“叔叔好。”姚天南每天早上7时30分起床,扫扫地,读读书,上网看视频、打打球,然后自由自在地去图书室看书。

  尽管孩子们在家读书,但姚泳光对他们的辅导并不多。“具体讲授课本的时间一年可能不到一个下午,但辅导孩子读经典,培养品德、价值观方面花的时间很多。”

  姚泳光给儿子安排的学习计划也不具体,早上从8时30分到11时许保证学习两个小时。学习的内容是看书或是上网。

  目前已上初一的女儿姚天欣回到家后,三分之一时间是完成公立学校的学习任务,三分之一时间是上网,三分之一时间是放松休息。在家里,姚天欣会根据学校的进度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因为在家里学习,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你,所以你要更加努力学习。”

  姚家姐弟的英语、数学学习都是在网上或是借助辅导书完成的。一次,姚泳光带着儿子上网学习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学校要学几天,孩子在互联网上看视频两个小时就学好了。”

  如此轻松的教学方式,能保证效果吗?姚泳光说,儿子看书很专注,三字经也会背了。“我觉得他学习方向没错。”

  “姚家私塾”没有组织过一次考试。考核学习效果的方式是交谈。“我的女儿,她能与我讨论做人的原则,不用考核我也知道,她的思想比别的学生强。” 姚泳光说。

  “姚式”成果

  改变、赞赏与质疑共存

  姚天欣今年13岁,她一直在公立小学上学。直到六年级下学期回到家中。对于在家和在学校的最大不同,姚天欣说,在家学习改变了价值观,她会与老爸讨论,自己学会了思考。“在学校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对和错。”

  姚天欣体会到的不同还在于提问——在学校里遇到不懂的问题,她常常懒得去问;但在家里遇到问题,她反而会去上网、问爸爸或看辅导书。

  “刚开始我不愿意在家,但现在觉得在家上学不错。”姚天欣说,“如果学校里大家都在玩,我不可能不跟人家玩的。”相比起来,在家里会好一点。

  在家上学也给女儿姚天欣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以前,这位女孩很容易发火,但如今发脾气的次数少了。“也许是跟老爸学的,他的脾气好,不会容易被别人激怒。”

  除了受到父亲的影响,促使姚天欣改变的动力还来自书本。回家上学后,她读了很多以前没有读过的书。“《一生三立》里面有很多做人法则。《狼道》那本书,教会了我做强者需要团结。”

  尽管在家上学,但在每个学期期末,姚天欣还是会回到马圩镇中学参加期末考试。初一第一学期末,她考试得了二等奖,第二学期期末,她拿到了三等奖,还被评为“三好学生”。

  为什么能获得“三好学生”,姚泳光说,因为班主任叫学生义务劳动,许多学生都叫不动,但是姚天欣主动去做了,老师还拿女儿的例子去引导其他学生。这一点让姚泳光很自豪,证明孩子在家上学一样可以学得好。

  尽管孩子的表现得到了姚泳光的认可,但质疑和反对仍然存在。姚天欣的姑妈极力反对把孩子留在家里上学,许多村民也不认同这种做法,但这些都没有让姚泳光改变想法。

  学籍风波

  儿子留家女儿返校

  如今,随着今年新学期的到来,一切又有了变化。

  8月31日,马圩镇中心小学校长通知姚泳光,今年孩子一定要回校读书。否则学籍无法保留。

  姚泳光认为这与他曾做广告在家里招生、办夏令营有关。“我不做广告,他们也不会要求我的孩子回校上学。”

  9月6日,他拿着一份“在家上学”申请书来到德庆县教育局反映情况,甚至与官员们展开了一场能否让孩子在家上学的辩论。

  “他们拿出义务教育法,称这是违法行为。”

  “我说,孩子到公立学校注册,就是完成义务教育。他们是拿《义务教育法》阻碍教学改革创新。”

  辩论的结果是,德庆县教育局口头要求他“按中心小学要求回学校注册读书”。

  事情陷入了僵局后,姚泳光作出了妥协,他让女儿姚天欣重返学校读初二,但儿子仍坚持留在家中。

  教育部门

  不能为理想断送孩子前程

  在德庆县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孩子在家上学的个案,如何处理此事也没有先例可循。

  马圩镇中心小学校长邓海光说,全校1300多名学生中只有这一例,这是个新问题。他不同意注册在学校、读书要在家这种方式。“在家上学,学校没办法监管学生的学习、安全问题和其他问题。学生的学籍将不能保留,家长要自己承担后果。学校也没有行政权力一定要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只能家访和谈话。”

  邓海光说,作为监护人,姚泳光不履行自己的责任,“坦白来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自己所谓的理想,但把自己孩子的前程断送了。”

  肇庆市教育局教育科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家长有义务送孩子到学校读书。“家长说他家里条件比学校好,但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评估,这种说法很难成立。”

  他认为,从成长看应该让孩子到学校里去,如果长期待在家容易产生孤僻的性格。“教育是很复杂的,私立学校里学生少,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的机会多。但一些老品牌公立学校沉淀的教风和学风也是私立学校比不了的,而且公立学校的师资更稳定。”

  尽管一直坚持让孩子在家上学,但对于这种模式能否推广,姚泳光也承认,“这应该是个案。家长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才能这样做。包括教学能力与经济能力。”

  姚泳光其人

  痴迷教改的“异类”

  在不少人眼中,姚泳光是一个痴迷教改和办学的“异类”。

  1988年姚泳光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了德庆县回龙镇昇平小学任教师。在上语文课时,他拿出《三字经》教学生,遭到校长的强烈反对。在当时这被认为是封建思想,但他还是继续教。“因为中国教育改革纲要提到一句,要把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姚泳光说。

  果然,他的想法得到了印证,五年后,广东省教育厅开始大力推广传统国学教育,学生人手一本《新三字经》。

  刚参加工作两个月,他就给省教育厅写报告要求回家办一所学校,而当时肇庆根本没有民办教育。

  1995年8月份,在一份专门针对他的学校处罚决定中写明着理由,“体罚学生,利用学生打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对此,姚泳光解释,教育过后学生还是要打人,那就告诉学生:“要以牙还牙,在老师专门去看的情况下打回去。”

  针对学校的处罚决定,1995年12月16日,他向马圩镇教办和德庆县教育局分别写了《申诉书》。1996年8月12日,他向省教育厅反映此事。当年8月23日,他收到“广东省教育厅教育学会秘书处”的回信,“非常支持您在教学中坚持学习教育科学,开展教育科研和改革实验,广东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需要您这种进取和奉献精神。”

  1996年开始,他不再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仅在课堂上布置作业,并当堂完成。他强调学生经过教导后,自学能力、学习动力都具备了,但这种做法被称为“懒人教学”,受到质疑。

  姚泳光说,他是在进行一场实验,看一些新教改方法的效果如何。“但我很关注学生和家长的态度。同事们认为我是一个完全的另类,许多东西他们完全接受不了,比如孩子完全可以自学,他们觉得不可思议。”

  后来,姚泳光被调到远离家的另一所学校任教,在他心里,他认为这是对他坚持教改的惩罚行为。2007年他被学校辞退。

  此后,他致力于开办私塾,并留孩子在家上学,又掀起了另一场冲击教育界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