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为保就业率部分毕业生***找中介 无奈遭遇“被就业” 记者调查发现——只要200元就能代签三方协议
大学毕业在即,工作没落听,却得假装找到了单位。为了保证就业率,应届毕业生***假签“三方协议”,一些代理代签机构由此产生。
●个例
为拿毕业证学生“被就业”
小赵是海淀区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从大四开始,就着手找工作,可是现实并不如他所愿,到现在仍然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此时学校还给他添堵,急着要三方协议,老师时不时地打电话催促,让他毕业前必须签下,否则会扣毕业证,甚至扣学位证。
为此,小赵十分发愁:“我没有工作,上哪签三方协议啊!”
所谓三方协议,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单来讲就是学校、学生本人、工作单位三方就毕业生离校后就业工作落实所签署的一份协议书。
毕业生签署三方协议,意味着找到了工作,而教育部门则是根据三方协议的签订情况来统计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小赵实在没办法,只好让父母帮忙找了一个朋友自己开的公司,代签了事,“这样我就‘被就业’了,但我还得继续找工作。”小赵自嘲说。
●调查
花费200元就能找到“工作”
记者了解到,小赵的情况并非偶然,一些同学甚至透露班级里近半的三方协议都是假的,越是知名度不高的学校,签署假协议的情况越普遍。
记者以应届毕业生身份,联系了一家名为“北京科委人才交流中心”的单位,联系人吴女士表示,可以接受北京市本地应届毕业生的代签三方业务,代签费为200元。
工作人员承诺,由于他们是正规的单位,即使替学生签了假三方协议,学校和教育部门也不会发现问题,找学生的麻烦。
为了证实此事,记者上门探访。北三环某大厦二层,一进门就能看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人才交流中心”的单位标志。
负责代签的吴女士拿出两份三方协议的复印件,表明是公司之前签过的“三方协议”。
记者看到,该就业协议书上显示的是一王姓同学,是某财经大学的应届生。在用人单位一栏中,加盖的是人才中心的人事章。而学校意见中,也加盖了大学公章。
吴女士介绍,该公司是北京科委人才交流中心的下属单位,同属一家。只要交纳200元业务费用,半小时内就能办好,还可开发票。
但代签只限北京城镇户口的毕业生,外地户口的毕业生不接收。
●相关说法
今天上午,北京科委人才交流中心市场部王女士告诉记者,这种行为只是个别情况,以后会杜绝此类行为。
记者就此又拨打了北京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举报监督电话,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情况属实,这家公司的做法确实不妥,涉嫌违规。
北京市合川律师事务所的刘闯律师认为,该企业如此违规并非没有风险,学生可据此协议要求对方提供实质工作,如遇拒绝,并可索赔损失。
文/记者 鲁曼 实习生 李晓蓉 毛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