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性恋是对同性产生x.y和爱恋的男性(sexually attracted to people of the same sex)。一些人口中所指的同性恋...
随着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homosexual”开始成为对医学临床研究中被用来指代一种精神疾病的称呼。因为这个缘故,在美国精神病学协会于1973年将“homosexual”从精神疾病列表里删除之前,“homosexual”一词一直被同性恋者认为是一个带有污蔑性质的词汇。因此,西方同性恋者很少使用“homosexual”这个词来称呼自己以及同性间的性行为。
后来,“gay”这个隐讳语开始流行起来,并受到同性恋者的认同,成为称呼同性恋的一个更得体的一个称呼。英文单字“gay”,本意指“感觉快乐的”,“使人高兴的”,但原始的改意者已不可考。19世纪,妓女开始被戏称为“gay women”,与此同时人们把那些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称为“gay”。20世纪初,美国的部分同性恋开始使用“gay”这个词作为自己自身的标签,以区别于在病理和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词汇“homosexual”。到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同性恋群体强烈要求各个媒体在报道和播放涉及同性恋消息时用“gay”取代“homosexual”,作为回应,“gay”这个词汇开始逐渐被媒体接受和使用。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如直到1989年,美国主流媒体之一的《纽约时报》才最终接受“gay”这个词用以指称同性恋。
现状
“gay”通常被使用来指称男同性恋者,而对于女同性恋者,由于受到第二波女性主义的影响,则更多使用了“lesbian”来称呼,后者来源于古希腊的一个小岛的名称Lesbos(莱斯博斯岛)。这个小岛位于爱琴海中、土耳其西北部沿岸附近,多石山,是伊奥利亚人的一个重要居住地。公元前7世纪时,莱斯博斯岛以其抒情诗人而闻名。在这些诗人中,最著名的是女同性恋诗人萨福(古希腊文:Σαπφ?;拉丁化:Sappho,约前630或者612~约前592或者560)。“Lesbian”本意指居住在该岛上的人,但自萨福以后,“Lesbian”这个词汇开始有了新的注解。19世纪末,医学界开始使用“lesbian”来指称与萨福有同样性倾向的女性。从那时起,“lesbian”开始包含女性同性恋的含义,并被广泛使用起来。
其他一些称呼同性恋的英文词语,例如“fag”、“faggot”、“homo”和“dyke”等,都是具有贬损意义的称呼同性恋者的代称。所兴起的称呼性少数社区的单词“queer”本来也是具有贬损意味的词语,但是随着性少数社区内部的使用,这个单词开始受到性少数社区的认同,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这个称呼。
中文语源
在中国历史古代,并没有“男同性恋”这个称呼。
“断袖”:语出《汉书·佞幸传》,汉哀帝与董贤共寝,董贤压住了皇帝的袖子,皇帝不忍惊醒他,断袖而起。
“龙阳”:《战国策·魏策》中记载龙阳君为魏王拂枕席。
“余桃”、“分桃”:弥子瑕与卫灵公分桃而食。弥子瑕曾窃驾君车,罪刖。卫灵公在弥子瑕年老色衰,就向弥子瑕问罪说“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其他尚有“男风”、“男色”、“走旱路”、“兔儿”等词婉指男同性恋现象。李渔《肉蒲团》内记家童书笥、剑鞘,“两个人物都一样妖姣,姿色都与标致妇人一般。”
沿革
在现代中文口语中,“同志”一词渐渐演变为社会对LGBT(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的代称及该社群之间的正式称呼(例如“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团体),但在其他场合下,该词语的原意不变。也有人使用“同x.a”这一较中立、中性的近义词。此外还有港澳粤语中,吸收英文单词gay后衍生的“基”,用来指代同性恋。但是这个词语通常具有贬损意味。台湾人则因为台语的“假”与“gay”谐音,俗称男同性恋为“假”或“甲”。
其他说法还有“玻璃”等。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把男同性恋者称做“飘飘”。在广东福建地区,也有以结拜兄弟转化而来含有同性恋意味的契兄弟称呼,由于契弟被污名化,结拜兄弟中,年长者称呼年幼者为契细佬。
现状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