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友
法医王存友在检查血液样本。
失踪多日的少女成了水塘冰面下的一具浮尸,是自杀,是他杀,还是意外落水溺亡?随身的发卡、帽子又到哪里去了?随身的100多元钱生活费,为何偏偏少了几元钱?一连串的谜团摆在了胶南市公安局法医王存友的面前。办案***需要根据他的意见来确定调查方向,死者家人也在等待着一个说法。在水塘的水被抽干后,这位法医靠双手在塘底摸索了三天,终于将失踪物品从水塘底一件件找了回来,揭开了这一桩少女死亡的疑案。2月28日,记者走近胶南市公安局法医王存友,揭秘法医身边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迷案一
少女沉尸水塘,自杀?他杀?
法医塘底摸索三天找到关键证据
对于今年43岁的王存友来说,法医的职责说来简单,就是向办案***提供法医勘察结论——是自杀 ,还是他杀 。作为现场勘察的初步意见,这直接关系到案件的侦破和调查方向。
看似简单的意见却并不简单,死因是什么,这对案件侦破至关重要。王存友告诉记者,2010年1月,胶南市一名18岁的女孩刘某失踪,家人报警。在接警后的第三天,***在村子里一个水塘的冰面下发现了女孩的尸体,其家人无论如何也无法面对这个事实。
自杀?他杀?还是意外身亡?一个个谜团摆在了王存友面前。王存友必须要第一时间弄清死因,并给出充足的证据。这不仅是为办案提供方向,也是给女孩的家人一个交代。“当时,我在现场做了初步检验,女孩除了头部一处外伤外,身上其他部位均无损伤,检验结果为溺水身亡。”但是这个说法不能让她的家人信服。其家人质疑,女孩离家时带有135元生活费,但是尸体上只发现了124元钱,另外,女孩离家前还戴有发卡和帽子,这在尸体上都没有找到。为了完善证据链,警方将水塘的水全部抽干,王存友下到水塘里,用手一寸寸地摸索水塘底部。
“当时是寒冬腊月,我的手几乎都冻得失去知觉了。”经过三天的搜索,王存友在水塘的淤泥中找到了女孩生前所戴的发卡、帽子,并从衣服的里子中找到了“失踪”的11元钱,为断定女孩非他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王存友说,后来他们从这个女孩的日记里发现了她自杀的原因。她性格非常内向,几乎不与同学接触,也不参加集体活动。日记的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悲观、沉重的情绪,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加剧。
迷案二
男子酒后亡命,醉死?毒死?
法医发现死者妻子在说谎
如果说找出自杀身亡的***,能够让生者宽慰,那么找出杀人真凶,则是让逝者安息。2000年,胶南警方接到一起死亡报案。从现场来看,死者是一名30多岁的男子,卧倒在家中客厅,身边有一堆呕吐物,饭桌上还摆放着饭菜以及一个空酒瓶,死者身上以及呕吐物里都有酒。
据报案的女子王某称,死者是其丈夫,平时就喜欢喝酒,但酒量不大,中午吃饭时喝了一整瓶高度白酒,差不多有一斤,结果发生了意外。王存友和同事经过初步检验发现,被害人确实符合醉酒致死的现场特征;此外,通过走访周边邻居也得知,死者生前确实爱喝酒但酒量不大,每天必喝而且是逢喝必醉。
但当王存友与王某交谈时,王某诉说的情况引起了王存友的怀疑,其所说的情况与常理有明显出入。凭借职业的敏感性,他提出要尽快对尸体进行解剖。而这也让看似普通的意外事件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尸体解剖随即进行,而结果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死者绝非酒精中毒死亡。“如果真是酒精中毒,那至少胃里有酒。”王存友介绍说,当死者胃部被打开后,事情的***也随之水落石出——胃里只有非常微量的酒精以及一点点饭菜。进一步鉴定表明,死者系死于氰化物中毒。
王某随后被警方带回调查 。短短几个回合的较量,她哭着说出了实情。原来,死者妻子王某与丈夫经人介绍相识后,接触了一段时间便结婚了。但婚后王某对丈夫越来越不满,她嫌丈夫长得不高,也不英俊,没有多少钱却特别喜欢喝酒。30多岁的王某却是颇有姿色,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某认识了英俊潇洒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男子,两人很快就发展成了情人关系。
为了除掉两人感情的“绊脚石”,王某和情夫合谋用毒药将王某的丈夫毒死。在王某丈夫毒发身亡后,王某拿出其丈夫平日喝剩下的二两白酒,将酒撒在其丈夫的身上和呕吐物里,伪造了酒精中毒的假现场 。
秘籍
法医也讲“望闻问切”
虽然法医不同于医院的医生,但也是“医”,也一样讲究“望闻问切”。王存友向记者介绍了法医版的“望闻问切”。
望
是观察尸体的外表情况,比如说尸斑、尸僵以及蛆虫。人体死亡后,血液停止流动坠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并使其扩张,因此会出现尸斑。如果尸体被发现时,尸斑不是在尸体底部,那么就说明尸体曾被移动过,或者发现尸体的位置不是第一现场而是抛尸现场。
闻
是对尸体的味道进行辨别,死亡时间不同的尸体所散发的尸臭是不同的。此外,中毒身亡的人体内脏器会散发出毒素的难闻气味。
问
是走访尸体发现者,或是报案人及相关当事人,从中发现一些与现场情况相冲突的可疑点。
切
是指对尸体的解剖,比如对胃、肝、肺、血液等的检验,如果是毒素中毒 、食物中毒等,血液和脏器内都会有残余。
幕后
“第一调查者”常被一笔带过
与多数人想象中不同,法医并不只是与凶杀等恶性刑案相伴。实际上,在交通事故、工伤、盗窃、抢劫、强***、打架斗殴等情况的处理上,法医同样都是现场第一批调查人员。
而他们所接触到的死者,同样也有很多是因交通事故、工作中身亡等意外事故而致死的。
王存友所在的胶南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三年出现场多达1600多次,其中包括盗窃、交通事故、意外等各方各面。
此外,酒后驾驶的血液化验,也是法医的工作之一。
在一起重大案件侦破后,光环往往都聚在办案者的周边,而做为现场第一调查者、提供案件侦破方向和意见、拿出关键物证的法医们来说,他们往往是在文件、报告、媒体报道等形式中,被用“等”而一笔带过的幕后英雄。
但王存友从来都不认为被“一笔带过”是件坏事,他表示,这反而能让他将精力集中在检验取证上。
在他看来,法医如此复杂的工作其实是最简单直白的,“因为尸体不会说谎”。
对话
“一开始也曾经害怕过”
近三年破获360多起刑事案件的王存友说,他毕业后本想当医生,后来误打误撞地当了法医。
“当时对法医根本不了解 ,以为也是医生,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王存友告诉记者。
但法医这份意外而来的职责也让他非常沉迷。
“一开始也曾经害怕过,也做噩梦,后来习惯了就好了。”王存友说,刚出道时他也会害怕。
“特别是一些高度腐败的尸体,无论是现场还是气味,我想,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觉得难以忍受。”王存友表示,尽管如此 ,他们也必须冲在最前面。
在2010年10月,一名的姐被人杀害后抛尸下水道。
寻找尸体时,隔着十米远就能闻到难闻的尸臭。打捞尸体时,他们只能带着防毒面具,钻进仅能容一人的下水道里,用手向外拖已经高度腐败的尸体。
然而,由于防毒面具有效时间很短,所以他们必须每隔10分钟左右上来换一次面罩。“这是因为所有的尸体腐败时都会散发出硫化氢气体,这种气体在密封空间内,能够瞬间致人死亡。”王存友淡定地告诉记者。
在一个小时的忙碌后,才将尸体捞出下水道。
“我都习惯了,但家里人不愿意我干这个活,主要是因为太脏太累。”王存友说,由于经常和尸体打交道,身上难免会染到尸臭。
尸臭很难去除,他自己闻不出来,但家人都很敏感,也曾劝他换个工作。
但是王存友坚持了下来,他表示,希望能以自己的努力,还案件于***,还死者于公道。本版文/图 记者 刘鹏 本报通讯员 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