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不喜欢说话的人  哪种类型的人不爱说话你造吗?

2015/11/18 11:47:30 作者:CYL16-ye… 来源:女物情感网
通常,我们评价一个人是不是爱说话,主要是看在这个人具备说话的能力,也就是语言表达上没有生理缺陷时,需要张嘴说话时,是他却没有办法像他所愿意的那样去表达。

通常,我们评价一个人是不是爱说话,主要是看在这个人具备说话的能力,也就是语言表达上没有生理缺陷时,在大部分人认为或者他本人也在意识上认为,需要他用语言表达意思和想法的时候,他是不是习惯于张嘴说话,或者是不是能够按照内心所想的去顺利表达;以及在大部分认为需要他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他是不是能够自愿的、自主的、自然地、习惯的、流畅的说话。我这里强调了两点:第一点是大部分人认为,而不是他本人这样认为;第二、他本人可能也这样认为,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像他所愿意的那样去行动,去表达。还有一点我们需要留心:说话是干什么用的?它是表达内心感受和想法的,是完成内心思维意识化的一个工具,也是完成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手段。问题是,除了用语言来表达内心感受和意见、甚至想法,我们是不是还有别的对于个体而不是大多数人来说“更为有效和更为合适的表达方式”?也就是,当一个人不喜欢说话或者不善于说话的时候,他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完成像别人那样“通过说话”才能完成的个体任务——表达内心感受、意见甚至思想?或者,是不是有可能他完全就不愿意表达这些呢?也许,他压根就不认为通过说话表达这些对他是有益的,也就是,不说话,恰恰对他是最好的选择。

不说话,或者被人说成是“不爱说话”正是对一部分个体来说最好的选择。作为一个心理学工作者,张晋岗愿意这样相信。
我们试想,一个人的早期经历了以下这些场景:
1、当他/她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曾经非常愿意向自己的父母以及家庭中的亲人表达需要和想法,但是,如果这个孩子总是因为表达需要而受到家人的指责和反对,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在无意识中产生一个观念:表达需要是不好的,是会被惩罚的;
2、他可能在很小的时候,非常愿意陈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是很少得到亲人和家人的回应,那么这个孩子的表达欲望就会被这种“不予回应和关注”的冷漠所吞噬,孩子在无意识中产生这样的观念:我的需要和表达是不被需要和没有价值的。

123下一页